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6596|回复: 14

[历史人文] 挖掘上林苑历史(户县史料)迫在眉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3 17: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户县为汉上林苑遗址的主要区域,这里有许多许多的人文历史故事,文化底蕴很深.很深............

政府应该多做一些挖掘工作
民间也可以做些工作
如:
户县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的成立
并积极开展工作
就是对挖掘上林苑历史的一个很大的贡献!!!!!


同胞们:
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挖掘工作!!!!
让户县走出关中!
走出陕西!!
走出中国!!!
走向世界!!!!!!!!!!!!
发表于 2008-6-15 18: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08: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和文史部门要多做工作啊!!!!!
户县的每个人都应出力呀!!
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4: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林苑
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上林苑内容,据《汉书·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骑万乘。”可见仍保存着射猎游乐的传统,但主要内容已是宫室建筑和园池。据《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三十六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的思贤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宫城建章宫,还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宫、观建筑,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还有承光宫、储元宫、阳禄观、阳德观、鼎郊观、三爵观等。

上林苑中还有许多池沼,见于记载的有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大一池、郎池等。其中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所凿,在长安西南,周长40里,列观环之,又造楼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帜,十分壮观。据《史记·平准书》和《关中记》,修昆明池是用来训练水军。据《三辅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又载:“昆明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濯歌,杂以鼓吹。”在池的东西两岸立牵牛、织女的石像。上林苑中不仅天然植被丰富,初修时群臣还从远方各献名果异树2000余种。

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
    上林苑亦是当时汉武帝尚武之地,在此处有皇帝的亲兵羽林军,并由后来的大将军卫青统领。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4: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脉情迷系列之皇苑幽魂汉脉情迷系列之皇苑幽魂-上林苑  

    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上林苑内容,据《汉书·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骑万乘。”可见仍保存着射猎游乐的传统,但主要内容已是宫室建筑和园池。据《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三十六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的思贤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宫城建章宫,还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宫、观建筑,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还有承光宫、储元宫、阳禄观、阳德观、鼎郊观、三爵观等。

  上林苑中还有许多池沼,见于记载的有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大一池、郎池等。其中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所凿,在长安西南,周长40里,列观环之,又造楼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帜,十分壮观。据《史记·平准书》和《关中记》,修昆明池是用来训练水军。据《三辅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又载:“昆明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濯歌,杂以鼓吹。”在池的东西两岸立牵牛、织女的石像。上林苑中不仅天然植被丰富,初修时群臣还从远方各献名果异树2000余种。

  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

  上林苑亦是当时汉武帝尚武之地,在此处有皇帝的亲兵羽林军,并由后来的大将军卫青统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

  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苑中有宫、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早在秦代就有上林苑但范围不大大体在秦都咸阳渭河以南的今长安户县地区这里川原秀丽河流纵横风景优美是皇家游玩打猎的理想地区。秦惠文王在上林苑修建阿城秦昭王辟为王室苑囿。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规模极大的阿房宫。《三辅故事》说秦始皇在上林苑修了146所离宫别馆。据《史记》载秦二世在赵高“指鹿为马”以后到上林苑斋戒每天游猎一见有人就射死。秦朝末年上林苑毁于战火。

  汉朝初年的公元前195年开放秦苑林让农民开垦土地耕种庄稼这一带是优良的农田。公元前138年汉武帝经常微服出行到终南山下狩猎践踏了百姓的大片庄稼农民号呼谩骂到杜县和户县告状两县令拘留了汉武帝的随行人员。有一次汉武帝夜间到旅店投宿受到冷遇。由于怀疑他们是盗贼险些受到打击。汉武帝为了游玩打猎就派官员扩建上林苑。强令迁徙农民侵夺了农民的土地宅产让他们在关中渭河以北地区去开垦荒地。这时东方朔出来为民请命。他谏汉武帝说:终南山物产丰富关中田地土壤肥沃给各种工匠提供了原料给老百姓提供了穿衣吃饭的生活依赖。如果把这些良田没收去建上林苑就减少国家收入破坏农业生产。但是汉武帝未采纳此言仍广开上林苑。

  根据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羽猎赋》、班固的《西都赋》和张衡的《西京赋》上林苑东起鼎湖宫(在今蓝田县焦岱镇)、昆吾(在今蓝田东北)南到御宿川(在今河川一带)及终南山北麓西南到长杨宫、五柞宫(在今周至县)向北跨过渭河绕黄山宫(在今兴平市马嵬镇)沿渭河之滨向东。周围修筑土城墙周长20多公里开有12道苑门。其范围大体包括今天的蓝田、长安、户县、周至、兴平5个县(市)和西安、咸阳两个市区。其范围东西直线长约100公里南北直线长约30公里总面积为2500至3000平方公里。这样大的面积在历代皇家园林中是绝无仅有的。

  从上林苑的自然山川来看南有巍峨壮观的终南山如嘉午台、翠华山、南五台、青华山、楼观台等山峰高耸岩石奇异古代有茂林修竹景色十分壮观。还有高大的白鹿原、少陵原、神禾原、乐游原、龙首原等原冈高沟壑深洼地低变化万千。东边有灞河、浐河西边有沣河、涝河南边有河、氵高河从东南流向西北北边泾河、渭河从西北流向东南长安八水滚滚滔滔像银蛇一样蜿蜒环绕着长安和上林苑一带。还有像穿过白鹿原的荆峪沟(鲸鱼沟)等众多的河流支流。

  在上林苑中还开凿了巨大的人工湖———昆明池。据记载汉武帝派使者通西南夷寻找通西域的捷径被滇国所阻而昆明国有滇池方圆150公里汉武帝就开昆明池来练习水军。其地在今长安区斗门镇东侧。昆明池方圆20公里占地332顷有战船几十艘有楼船百艘夜间灯火辉煌。有的大船中有宫殿可载万人。池中有3丈长的大鲸鱼还有织女、牛郎的石像。还有天泉池上有连楼阁道中有紫宫。还有龙池、鱼池、牛首池、东陂池、西陂池、积草池等池中有珊瑚高12尺460个枝条是从南海献来的。

  在上林苑建修了36个宫殿区域其中有12个宫如建章宫、承光宫、望远宫、蒲陶宫等。有36个观如白鹿观、象观、鹿观及射熊馆、博望馆等。离宫别馆建筑壮丽金碧辉煌。汉武帝在上林苑中栽植大量名果异树奇花艳卉。仅梨树有紫梨、青梨、芳梨、大谷梨、金叶梨、耐寒的瀚海梨、东海的东王梨等。枣有玉门枣、赤心枣、昆仑山西王母枣等。有各种桃、李、栗、梅、杏有西域的石榴南方的荔枝、橙、橘、柑等。在上林苑中还养育珍禽异兽有虎、熊、鹿、野猪、狐狸、兔子等百兽。还有各种鸟类有山中鸟、树上鸟、水中鸟等。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4: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林苑
日复一日年复年,浮云飘渺天地间
吾嗜闲情汝嗜茶,一杯一盏伴花田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4: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早,东方朔正在院中教霍去病舞剑。他的新美人儿阿莲也在一旁照葫芦画瓢。
  霍去病已经十三岁,颇有少年英雄的风姿,剑术已经很精道。
  东方朔望着眼前这孩子,眼前不禁浮起自己孩子的身影。他的两个儿子也是十多岁了,如今在山东老家,一面务农,一面跟一个私塾先生上学。东方朔心想:要是他们也在长安,与霍去病一道,学点武术,该有多好啊!老妻啊,你只知道穷家出伟男,这霍去病,在几个将军的眼皮底下长大,不更会成为伟男吗?
  “干爹,你在想啥呀!”霍去病将“东方鸳鸯剑”练了一遍,浑身是汗。他这么一问,才把东方朔从遐想中唤回来。他盯了霍去病一下,心不在焉地问道:“去病,你学这些,将来做什么?”
  霍去病奇怪了,这个干爹,这是问孩子的话,还要问我?于是就用老套套回答:“一是强身,二要为了保卫汉家江山不再受匈奴的骚扰!”
  “有志气!好样的!”
  此时卫青已经有了自己的府邸,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与公孙贺也是两情相悦。霍去病每月在东方朔家住上十来天,为的是跟干爹学习剑术;随母亲住十来天,要跟后爹学刀法;还跟舅舅卫青住上几天,要学拳脚棍棒和兵书韬略。几年下来,竟出落得一副赳赳武夫的样子。东方朔愈来愈喜欢这孩子,他高兴得走过去,先用手抚摸一下干儿子的头,然后用胳膊搂着他;再把他的头挟在自己的腋下。突然,他一用力,想把霍去病甩起来。
  不料霍去病已有防范,头一缩,伸手把东方朔拦腰抱住。东方朔脚下无跟,“哎……哎……”直叫。霍去病将他放下来,说:“干爹,你就别考我了,这一招,舅舅都不用了。”
  “舅舅怎么考你?”
  “考摔跤,再比骑马,射箭;还有,比兵书韬略。”霍去病骄傲地说。
  东方朔心中涌起一股热流。卫青啊卫青,你真的没有辜负圣上对你的一片期望。东方朔心里感叹着,更迫切地希望武帝尽早亲政,施展雄韬大略。
  “东方干爹,孩儿现在拳脚上敢和舅舅比试,枪法上敢与公孙将军较量,剑术上你说怎样?”
  “儿子,你行,你行啦。”东方朔心中得意,嘴上夸奖着,脸上却有所收敛。
  “那,您和舅舅一块,奏请皇上,让我随皇上出猎,这回该行了吧!”
  “好!下次皇上再出猎,我一定与你舅舅一道,奏明皇上,将你带去。”
  “噢!噢!”霍去病欢呼雀跃地跑开了,这时,当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东方朔一边微笑,一边摇头。
  杨得道走过来,说道:“启秉大人,司马相如先生求见。”
  “快请!”
  司马相如早已出现在身边。“东方大人!何需请呢?相如不请自到!”他比过去胖了很多。
  东方朔喜欢他的直爽:“好!司马大人,您的气色很好。可您的《上林赋》,写得更好!”
  司马相如不好意思地说:“过奖,过奖!相如当初因《子虚赋》而得宠于皇上,又托东方大人的洪福,去将相如召到长安。三年多了,相如未敢轻易出手写文章,近日才写得《上林赋》,先请大人过目。万望大人多多指教,以上相如加以修正,再献给皇上!”
  “司马大人,要说文辞优美,《上林赋》比《子虚赋》更为精妙;可是,要论情怀博大精深,东方朔以为,《上林》未必胜过《子虚》。”
  司马相如听了,略有震动:“请大人明示。”
  东方朔不管司马相如爱不爱听,只管发表自己的见解:“司马大人,你写《子虚赋》时,穷困潦倒,寄人篱下,文辞之中,有许多忧郁不平之气。《上林赋》呢,写于锦衣玉食的长安,华美有余而内涵不足,不知大人以为当否?”
  “大人说得有理!贱内文君也是如此说来着。”
  #“嗬!没想到,我和嫂夫人倒是心心相通的啊?”
  司马相如讪讪地说:“是的,是的。”
  东方朔加上一句:“老兄,我和嫂夫人可只是心通,没有通别的呀?”
  司马相如也笑了:“看你这张贫嘴。文君可比你大好几岁啊。”
  “大好几岁又怎么了?当时不是你用琴相挑,我东方朔也能将她挑出来!”
  司马相如面色有点不自然。“东方大人,你是我恩师,我是您的学生,学生的夫人,能开玩笑吗?”
  “对,对,不能。不能。”东方朔摆正了样子:“贤弟啊,还有一层,不知贤弟的夫人与贤弟说了没有?”#
  司马相如怔怔地说:“文君除此之外,别无他言。”
  “那东方朔就要独发狂论了!”
  “大人请讲,相如洗耳恭听。”
  东方朔大声说:“你的《上林赋》极尽渲染之能事,恨不得将天上人间所有富丽堂皇的景色全部写进其中。请问:皇上的上林苑有这么豪华吗?”
  司马相如讪讪而答:“辞赋是辞赋,上林是上林,一虚一实,不可能一样的啊。”
  “可是,司马大人,如果皇上读了你的《上林赋》,高兴之余,下一道圣旨,按你所写的规模和气派,重新修建上林苑,那会怎样?”
  司马相如大吃一惊:“东方大人,这……不可能,决不可能!”
  “一旦成为可能,那文景两朝,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国库,可就一下子空掉喽!”
  司马相如吃惊地说:“那我司马相如,就成了怂恿皇上大兴土木的千古罪人?”
  东方朔声音甚是沉痛:“司马大人,可不能以辞赋造国难啊!”
  “这……东方大人,小人岂敢,小人岂敢!相如一定听从教诲,认真研改,不使皇上因此而大造上林!”他一边说着,一边告辞而出。
  东方朔边送边说:“如能那样,可就是天下幸事,你我的幸事了!”
  十多天后,早朝时分。
  众大臣群集承明殿,等候所忠的那声“皇上驾到”。东方朔来得稍晚,他于人群夹缝里见到司马相如。他手持一卷竹简。
  “司马大人,文章已经改就?东方朔要为你弹冠相庆啊!”
  司马相如忙上前,展开竹简:“相如已遵先生之嘱,加上一些讽谏皇上不能大兴土木的内容。您看!”
  东方朔展开竹简,快速的扫了一遍,点点头说:“果然加了一段。可你前头劝了百千句,后面只提醒一两句,太不成比例了吧!”
  司马相如看到东方朔在众人面前批评他的文章,心中早有不快。其实,他那天从东方朔家中回来,就有所芥蒂。他对文君说,东方朔写不出好文章,还专爱挑刺。卓文君问明因由,觉得东方朔说得有理,就劝司马相如认真修改几天,再请东方朔看看。可司马相如不以为然,只是在辞赋的结尾加上几句讽谏皇上不要大兴土木的话,便急于呈给皇上了。今天听到东方朔挑剔的言辞,便面带几分愠色地说:“东方大人,莫非以小人之才,不能写词作赋?东方大人何不自己也写一篇,以讽谏皇上呢?”
  东方朔两手一甩:“东方朔宁为千古庸人,也不愿为千古罪人!”
  司马相如气得眼睛发直:“你!……”
  话未说完,只听所忠叫道:“皇上驾到!”
  众大臣齐齐跪下,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忠一如既住地叫嚷:“有事奏来,无事退朝!”
  司马相如走上前去,才几步就跪下:“臣司马相如,蒙皇上恩典,赐住长安。今作成一赋,名为《上林》,特请皇上御览!”
  武帝见司马相如终于献上了新的词赋,龙颜大悦。“好!朕早就等着呢,司马爱卿,你的赋终于作出来了。快快呈上,让朕看看!”
  所忠从司马相如手中接过竹简。
  东方朔在一旁皱了皱眉头。
  司马相如瞥了他一眼,很不以为然。
  汉武帝接过竹简,认真地看起来,愈看愈高兴,不禁以手击案,大声叫:“好!”
  他一目十行,快速转动竹简,一边看着,一边读出声来:
  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虚;
  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好!好!朕早就备好钱物,想扩建上林苑,苦于没人设计。司马爱卿,你这篇《上林赋》,就是为朕想好了华冠天下的蓝图。不愧为天下才子!”
  司马相如又喜又惊。他跪下不起,说道:“启奏陛下,请您往下看,臣还有下文呢!”
  武帝满足地说:“够矣,足矣。朕能有这样的上林苑,也就可以称雄一世啦,不能再奢侈啦!下面岂用再看?司马相如,朕封你为建章宫大学士兼上林文学馆馆长,监督上林苑建造!”
  司马相如由惊喜变为惶恐,他恳求道:“陛下,臣还有下文……”
  武帝又一次打断他:“好啦,还剩几句,朕就不看啦。吾丘寿!”
  一个身材魁梧的大臣走上前来,跪下答应:“臣在!”
  “朕封你为上林苑将作监,按司马大人之赋,建造上林!”
  “臣遵旨!”
  突然,一个大臣急跑几步,跪倒在最前面:“启秉陛下,臣汲黯有本!”
  武帝看了他一眼,说:“噢?汲爱卿,好长时间不见你说话,今天终于开口啦?好啊,说罢!”
  汲黯抬起头来,高举笏板:“陛下,先帝文景二世,以节俭治国,动用百金以上,就要慎之又慎。陛下今天大兴土木,建造豪园,就是将国库耗尽,也未必能如《上林赋》中所写的那样奢华啊!”
  武帝不大高兴:“朕的祖父和父皇留下的国库,当然由朕来使用。再说,此举也是扬我国威,不让匈奴等外敌小觑之举,有何不妥?”
  汲黯直言不讳:“臣只恐国库百年积蓄,子民千万血汗,被此一役,全部用尽!”
  武帝面上流露出不悦:“照你这么一说,朕就成了祸国殃民之昏君?”
  “陛下如果爱民,就应节俭行事,不能大兴侈靡之风!”
  “大胆!天下太平,朕狩猎建造,无为而治,太皇太后和满朝文武皆不以为不好,你为何说朕不是爱民?”
  汲黯据理力争:“臣以为,兴造上林苑之事,万万不可!”
  武帝一拍案子:“汲黯,你太狂妄啦!有本事,你也写篇赋来,让我也照你的办!”
  汲黯毫不畏惧:“臣虽不能写词作赋,但是,臣就是死了,也不让陛下大开铺张之风!”
  武帝:“朕等不得你死!左右,把他给我逐出朝廷,永不再用!”
  两个廷尉走上前来,抓住汲黯,要往外边拖,汲黯趴在地上,不愿离开。二人欲硬性将他提起。
  “慢!”东方朔拦住了二人,“启秉皇上,臣也写了一篇辞赋,不知能否献予圣上!”
  武帝:“好哇,东方朔,你整天只动嘴,不动笔。现在你也写辞赋了?快拿上来!”
  东方朔跪于汲黯之前:“臣的赋作于胸中,想当廷念出,不必写于简上。”
  “哈哈!我就知道你这东方奇才,出语不同凡响。快快念来!”武帝用笑声掩饰着刚才的不快。
  东方朔又说:“臣东方朔胸中有赋,名字不太雅,不知能否说出?”
  武帝刚才的不快渐被平息。“没关系。朕就喜欢听你说的不雅之辞。”
  “臣的赋,名为《裤裆虱子赋》。”
  众人哄堂大笑,武帝也乐了,“但说无妨。”
  东方朔抬起头来,朗朗而诵:
  “赋曰:
  裤裆有虱,硕大无朋。附食人血,久而成精。
  一离裤裆,体态陡增。”
  众人大笑不已。东方朔接着念道:
  “上唇顶天,下唇合地。口吐狂言,其臭如屁。”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而东方朔却特别严肃,继续诵道:
  “逢迎其主,不论利弊。
  皇皇上苍,明明日月,关爱下民,仁爱多多。
  富国强兵,不思骄奢──
  闻过则改,圣比尧舜,抓起虱子,扔进驴粪。”
  众人再次哄笑,武帝怒也不是,笑也不是。司马相如面红如枣,不敢正视他人。
  东方朔一手指着司马相如,一手指着汲黯,说出最后四句:
  “召回贤臣,兴国安民;疏远虱子,不让咬人!”
  众大臣笑倒于地者有之,起哄嘲笑者有之,满朝一派喧哗。
  司马相如气得坐在地上,手指东方朔,说不出话来。
  丞相许昌走向前来:“启奏皇上,东方朔出语滑稽,但规劝中肯。”
  武帝心知肚明,就来个顺水推舟:“东方朔,你的赋也不同凡响,朕加封你为大中大夫。
  东方朔却不领情:“臣东方朔不敢谢恩,只想以此官职,换回汲黯大人他,不要离开朝廷。”
  武帝却不以为然:“汲黯对朕无理,难道不该处置?”
  许昌上前插话:“汲黯言辞过激,是该严惩,臣以为让他闭门思过,明白了再用,不明白再逐去不迟。”
  武帝想了想,“就依丞相。不过这上林苑,朕是修定了的!”
  许昌接着进言:“老臣以为,上林苑年久失修,重建无妨,适可而止,不能铺张。仍令吾丘寿为将作监,正得其人。这监造之职嘛,如司马相如不愿为之,老臣愿意承担。”
  司马相如好象遇到了救命稻草,忙说:“这样最好,这样最好!”
  武帝沉吟一下:“好!就依丞相。不过,这修建上林之事,朕既命东方朔为大中大夫,就由他来监造,其它人不得过问,再有乱议此事者,斩无赦!”
  司马相如却不干了,膝行向前,痛心疾首地说:“陛下,臣乃一介文人,只想以文辞取得吾皇欢心,以报知遇之恩。不料弄巧成拙,反被戏弄得无地自容。臣请惩治出口伤人的东方朔,为臣辩明是非!”
  武帝为难了。“司马爱卿,你到长安后,终日没甚事做,朕也是很不安呢。爱卿是巴蜀人,那里最近一直在闹事。朕命你为西南宣抚使,抚慰巴蜀父老,使他们从内心里归顺汉朝,不知你能完成此事么?”
  司马相如得到一个钦差,心中稍微得到了一些安慰,可在朝臣面前,总觉得刚才太损面子了,于是,一面谢恩,一面说:“陛下旨意,臣当努力完成。只是臣以为,东方朔他在朝上肆无忌惮,说一些文人学士颇难启齿的话,不仅没受重罚,陛下还让他监修上林,恐众人心中不服呢。”
  武帝知道,他是在圆自己的面子。于是便说:“司马爱卿,要说对你有知遇之恩,东方朔也是一个,不是他把你从成都领来的吗?刚才朕在气头上,如果他不用那种滑稽来让大家笑笑,朕一怒之下,也许会将汲黯给杀了呢。朕听说,你常到东方朔那儿去请教,赶明儿,你不妨去看看,他的裤裆里有没有虱子!”
  众人大笑,司马相如也无奈地笑了起来。
  钟粹宫内,阿娇正对着韩嫣发脾气。
  “好你个韩嫣,你知道吗?皇上得了个宝贝女儿,就什么都不要了,整天守候在那贱人身边。现在,那小贱人快满月了,皇上正到处下贴子,请人赴宴。你说,我,我,该怎么办?”
  韩嫣此时不知如何回答为好。当初他向阿娇说,如果宫中新人生了儿子,可将他夺将过来,由皇后喂养。可此时此刻,有谁敢说这样的话呢?
  “你倒是说话呀!”阿娇有些烦躁。
  “启秉皇后,奴才那时说的是生了皇子。如今,卫夫人只生个小公主,您不必……”
  “放你的屁!你也叫那贱货为卫夫人,干脆叫她皇后得了!”
  “皇后,请您息怒,奴才再想办法。”
  阿娇狠狠地说:“好,我就再给你几天时间,你要是想不出好的办法,哼!别怪我对你不善!”
  韩嫣小声地说:“奴才近几日苦思冥想,有一个计策,不知皇后娘娘想不想听?”
  阿娇无奈地说:“那就讲吧,别再让我画饼充饥!”
  韩嫣嗫嗫嚅嚅:“皇上此刻情系公主,并非有意避而不见皇后娘娘。娘娘您何不在此时刻,主动请求远离皇上,别居一宫,一边调理身体,延医治病,以求生育;一边静待其变,看看皇上的举动。此时宫中若出些事情,便与皇后您无关;过些日子,皇上想起旧日情怀,定会与你合好。常言道:‘远了香,近了脏,’‘小别胜新婚’。这个道理,皇后想必知道吧!”
  阿娇叹了口气:“也只好如此啦。小嫣子,你给我在城外找个风水好的地方。记住了,一定要靠近花生地!”
  建章宫内,张灯结彩,武帝和卫子夫守着女儿,与王太后一道,接受一批又一批大臣和他们的夫人们跪拜和道贺。
  武帝今年虽然只有二十一岁,可他毕竟即位已四五年了,迎娶阿娇则是七年了。开始几年,他自己还是个孩子似的,倒不急于宫中再添孩子;可坐上皇帝宝座二年以后,皇上的后嗣和太子、储君等问题总被人关心着,甚至有人在太皇太后那里说三道四,认为皇上无生育能力,大汉江山将来要重新寻找嗣君。这些消息最早传到王太后的耳朵里,她的焦急比谁都厉害。好在皇上得到了卫子夫。在王太后眼里,这个灵秀妩媚的女人,就像自己当年进宫时一样,是一片积蓄了多年养份的良田,撒下种子就发了芽,发了芽后就长苗,苗长不久就开花。这花好象是开在王太后自己的心头,所以,她时时刻刻观察着、守护着,生怕别人对她进行陷害,尤其防着妒忌成性的阿娇。卫子夫怀孕以后,她的饮食和用具一律由王太后来负责,别人谁敢随意插手?卫子夫生产前的几天,王太后干脆就让她住在自己身边。虽说生下来的不是男孩,太后也高兴得嘴都抿不住:“今天能生女孩,明天就能生男孩,皇上的继承人就在这女子的腹中呢!”等到孩子满了月,太后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她以为孙女远比自己的女儿平阳公主和俗女漂亮得多,连哭声都是那么脆生生的,不仅有她母亲的嗓子,更有自己儿子刘彻的刚毅。而平阳公主则多了些景帝那种不哼不哈的“肉”劲。比来比去,王太后看着满月的孙女,觉得她像自己的脚丫缝里跳出的一颗夜明珠,她认为,必须把她放在自己的宫中,不然,她即使眼睛不瞎,也会有太皇太后那样什么也看不见的感觉。想到这里,她把那如花似玉的宝贝儿又抢到自己的怀里。
  武帝今天一直精神抖擞地站在母亲和卫夫人的身边,他要让臣子们看看,自己不仅是威严无比的大汉皇帝,而且是雄性纠纠的一个大男人。他想,昨天我还是父亲的儿子,是天帝之子,今天我已是一个真正的父亲,天下子民们都该把我当父皇看待了。我马上就会有儿子。有了儿子,自己的地位会更高,太皇太后则会更老,天下将全部是我的天下。有了儿子,我便可率兵远征匈奴,将高祖时便留下的耻辱一洗而净!
  卫子夫的高兴,就更不用说了。她第一次和武帝一起,接受那么多的王公大臣们的朝拜和祝贺。开始时她有些害怕,脸被臊得通红。她是一个贫家女儿,自己做梦也未曾想到,会像一国之母那样,接受那些在自己看来高不可攀的贵人们的朝拜。她想到了自己的哥哥卫青,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家,虽然还是孤身一人,但他再也不用放牛牧马,吹埙打杂了。她又想起姐姐卫少儿。她已是公孙将军的夫人,比任何时候都幸福。她又想起外甥霍去病,这小家伙已是小伙子了,五大三粗的,一点病都没有。她仿佛觉得霍去病就是自己的儿子,慢慢地钻进了自己的肚子中。想到这儿,她竟不知不觉地“哦”了一声。
  武帝惊奇地看了她一眼,以为她太累了,便要她回宫。卫子夫摇了摇头,满面含羞地将这种感觉悄悄地告诉了武帝。武帝高兴地眼睛睁得好大,他知道,卫子夫的这种感受,正是自己要得儿子的前兆呢!十个月前,在上林苑内的桃林里,他曾对卫子夫说,你真像一朵艳放的桃花。卫子夫说,皇上,您可像一个蜂儿一样,不管花辨儿开不开,就拼命地钻呢!武帝当时激动地心潮澎湃,身体也膨胀起来,于是,就在那桃林边的小屋内,蜂儿不失时机地给桃花授了粉。如今,等待了十个月的武帝,觉得稍稍肥胖了一些的卫子夫,更像牡丹一样绽放着。他觉得自己的心中在涨潮,如大海那样汹涌澎湃。于是他当着母亲的面,抱起卫子夫,走进旁边的便殿。
  海水仿佛在便殿里呼啸。王太后赶走了所有的宫人,自己抱着小孙女,独自在正殿里领略着海水浸淫时的享受。她的心潮也在起伏着,她觉得自己像乘着一条小船在海中漂流。隐约地,她的前夫金氏在海浪中向她游来,她想伸出手,救他一把,可是,汉景帝在面前挡住了自己。眼看着一条巨大的鲸鱼,张开黑洞似的大嘴,把金氏吞了进去。她的泪水涌了出来,涌满了整个宫殿。
  突然,一个女子身着素衣,走向她的身边,扑通一声跪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王太后以为还是幻觉,忙用袖子擦干了眼泪,定睛看了看面前的女人。这不是平阳公主么?“女儿,女儿,你怎么啦?”
  便殿的海潮已经退去。听到太后的惊呼,武帝和卫子夫急忙跑出来。武帝发现,是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昏倒在母亲的脚下。他忙把自己的女儿从太后怀中取出,交给身边的卫子夫,然后扑向前去,大声叫喊着:“姐姐,姐姐!”
  平阳公主渐渐睁开眼睛,她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弟弟,才放声哭道:“母亲啊,皇上!我的夫君,曹寿他,他……,他撇下女儿,走了……。”
  平阳公主只比弟弟大两岁。这个自小在宫中随着母亲受气的女孩儿,自从十六岁时嫁给曹寿后,才真正享受过公主的尊严和人生的乐趣。那曹寿虽然没有他祖父曹参的聪明才智,为人却是极为厚道,对平阳公主极好,二人成婚之后,脸都没红过一次。只是曹寿病秧秧的,身子骨一直不好。王太后曾经催问女儿,为何结婚多年,也没要孩子?平阳公主说,等曹君健朗一些时,再要不迟。没想到,曹寿竟然如此短命,让平阳公主二十三岁便成了寡妇!
  武帝的心中,比母亲更为难过。此时,他更觉得自己太对不起姐姐。小的时候,自己不太懂事,老仗着母亲对自己的偏爱而欺负姐姐;等到自己懂事时,姐姐又出嫁了。当上皇帝以后,自己没给姐姐做任何事情,可姐姐偏偏把一个美人儿卫子夫给自己送了来,有了卫子夫,自己才有了儿女。如今自己什么都有了,可姐姐却什么都没了。
  曹寿的丧事刚刚办完,武帝便迅速作出两个决定。一是要让姐姐搬出丈八沟,离开那个让她肝肠寸断的地方;二是要为姐姐再找一个和她般配的如意郎君。第二件事一时难以完成,而第一件事,却是马上就可做起来的。于是,他便叫来东方朔。
  东方朔几天前,是从卫青口中得知曹寿病亡消息的。那天他带着霍去病去找卫青打猎,却见卫青独自一人,穿着孝衣,在那里落泪。卫青的泪,可不是轻易流出的,东方朔知道,他遇到了最伤心的事。一打听才知道,是平阳公主的夫君曹寿病故了。卫青的母亲卫媪,长期在曹寿家中做佣人,曹寿夫妇对她待若家人。后来卫媪年事已高,曹寿便不让她干重活了,而且还把她的一双儿女接到了曹家,于是卫青和卫子夫就成了曹家的牧马人和牧羊女。卫子夫进宫,卫青封官自是平阳公主的推荐,卫青当怀感恩之情;但最让他动情的是,当自己和姐姐妹妹都有了归宿,再去接母亲时,母亲却哪里也不去,坚持说曹府就是她的家,她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曹寿和平阳公主,哪怕只能给他们的下人补补衣服,也要呆在那里,直到死去。两年前,母亲病危时,把卫青和卫少儿招去说:我不行了,可我有话告诉你们和妹妹。我死后,不许葬回陇西老家,就葬在曹府南边你们兄妹放马牧羊的地方。她拉着卫青的手说,孩子,天下待我们卫家最好的,是平阳公主和曹大人。你们活到多大,都不能忘记他们的大恩大德。并让卫青和卫少儿当着她的面,给平阳公主夫妇磕了三个头,才闭上自己的眼睛。
  如今,年纪轻轻的曹寿先行过世了,卫青首先想起的,是母亲的临终嘱托。尽管曹寿只比自己大两岁,他觉得曹寿就像自己的长辈。于是他找来母亲死时自己穿过的孝衣,重新穿上,在自己的家中为曹寿立了灵位,一边跪拜,一边落泪。东方朔见到此景,也伤心地流下泪水。他不仅为曹寿的过早夭亡而悲伤,也为卫青这样的忠义之情所深深感动。
  曹寿出殡的那天,皇上亲临送葬,卫青驾着灵车,向终南山曹家墓地缓缓而驰。而途经之地,正好看到母亲的墓。卫青放声大哭,惊天动地。皇上也为之动容,唏嘘不已。其它参加送葬的男男女女,被他俩这一哭,全部号啕起来,终南山前,天摇地动。
  如今皇上宣东方朔进宫,八成与曹寿的后事有关。东方朔进了宫门,还在为那天丧事上的情景喟叹不已。
  果然,武帝一开口,就是让东方朔给找个地方,重新安置皇姐平阳公主。并且嘱咐他,缓修上林苑,要建造新的府地,要为公主将来再嫁作准备。东方朔听到这里,不由得心里一动。平阳公主才二十三岁,而一直不愿成家的卫青已是二十六岁。若他们二人结为秦晋,岂不是天作之合?
  东方朔闪过这一念头,却没有马上就说,因为现在不是谈婚论嫁的时候。建新府第至少要半年时间,而平阳公主也需在守丧百日之后才能再作选择。然而东方朔当即有了另一个主意:将公主新的府第建在卫青家的周围!
  “皇上,臣知道,有一个地方,风水极好,离后宫也近。公主眼下可和太后一起住一段时日,府第建好后,到宫中看太后和陛下,也甚为方便……。”
  “最好,最好!在什么地方?”武帝不等东方朔说完,就急切地问。
  “臣一年前帮助卫青兄弟选定宅址,发现上林苑边有一块小山丘,旁边还有一个小池。当时臣要卫青全部买下,可他一来没钱,二来他说,只要有能建几间房子的地方就行,所以只占了此地的一角,如果公主新府建在卫青家的旁边,一来离上林苑和皇宫很近,二来有卫青这样的熟悉而又忠诚的人照料,三来……”他看了武帝一眼,不说了。
  武帝何等聪明,用不着他再说下去。府第建好,让这对孤男寡女比邻而居。对!戏就该这么唱!
  武帝脸上露出些笑容。“东方爱卿,还是你办事最合朕的心意。朕命你全权操办此事,一是要快,这二嘛,可以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建,钱财都从修建上林苑的份内支出,你想用多少就调多少。”
  “那,修建上林苑的事?”
  “朕要你两者同时修建。公主府第既在上林之中,何不两件事情一同做起?这上林苑,是朕的射猎之地。朕要射猎,还不是为了强兵么?东方爱卿,那天朝堂之上,朕若明着说,是修演兵场,太皇太后和柏至侯许昌,能够同意么?所以趁着司马相如献《上林赋》之机,朕要在上林苑中修建演武场。真是可笑,朕要修建练兵的地方,他们就会反对;可朕说修建射猎游玩的地方,花再多的钱,他们也会同意!朕要当武帝,没有驯练勇武之士的场所,不演习战阵,这武字从何而出?匈奴怎么才能被降服?为什么朕要你来监造上林,这份用心你应是最明白的啊!”
  “哇!皇上,您怎么不早说,省得东方朔还要琢磨着,去裤裆中寻找虱子,并用它来作赋!
  “哈哈,朕要做的事,终于也有你东方朔猜不着的时候了?”
  “哈哈哈哈!”东方朔也禁不住地大笑起来。

  ------------------
  转载自大唐中文 || http://dtbook.yeah.net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4: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上林苑

中国网 | 时间: 2003-12-26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上林苑原为秦代苑囿, 位于渭水南岸。西汉初沿用,武帝再予以拓扩。据记载,此苑“方三百四十里”,内有离宫别苑三十六座(一说七十座),可称是一个庞大的离宫组合群,用以供帝王休息、游乐、观鱼、走狗、赛马、斗兽、欣赏名花异木。因面积广大,又多山丘、密林及水面,故富于自然景色。苑中最大水面为昆明池,原为水军操演战船之所,后改为苑囿。沿池有众多楼台及石刻之鲸鱼与神话人物牛郎、织女等。据文献,当时自各地移来的奇特花木多达二千余种,表明当时中国的园艺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上林苑中山林渊薮,除提供自然景观外,也是皇家围场射猎的所在。

中国网 2004年1月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7: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社友 南山风  文章

上林苑风情
今西安市西南之户县,古属上林,故今多以上林代指户县。据史载,户古为崇国,而夏禹之父鲧为崇侯,故有夏禹生于户县之说,传县北之三过村即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名。至于龙山时代晚期,公天不下为家天下取代,夏启夺伯益之位,夏后氏同族之户地古族有扈氏认为有违传统而不予承认,故启以有扈氏“侮辱五行,怠弃三正”为名,伐有扈氏于甘之野,即今县南甘河一带。商末帝辛之时,扈地有崇国,侯曰崇侯虎,僭西伯于帝辛故帝辛拘西伯于羑(you)里。后西伯复出,既伐于崇而作邑于丰,今长安(故户)沣水西岸灵沼一带即为丰京所在,后武王作邑于镐,亦在沣东,至西周灭亡为止,丰镐二京并行不废,故扈地为京畿五百余年。
今户地境内有大量周代遗迹,文王父季历之王季陵在今户地西郊美坡湖畔,于此地不远曾出一七鼎六簋诸侯墓,近旁一姬家堡,即居此地以守王季陵之姬周后裔(有家谱为证)。县东之灵台、灵沼旧迹仍在,唐时灵台尚可观,今仅余东西向长方形夯土而已,上有一寺,曰“平等寺”,祀文王也。

平王东迁,户地为嬴秦所有,今县南太平峪外有黄堆村,当为“王堆”,集中有大量秦墓。始皇时修上林苑,南至终南,西至周至,户地全境为上林内,境内离宫别馆栉次鳞比今县东有以花园,伍桥为村名者若干,当与上林有关。县西美陂湖旁有秦萯阳宫遗址,传嫪毐之乱,始皇囚其母于此,不知然否。

有汉一朝,户为右扶风所辖,境内有国家铸币机构——钟官城。钟官者,上林三官之一也(钟官\技巧\辨铜),曾铸有后世称之为上林三官钱之五铢钱(今在大王兆伦村)。前几年省所曾作考古发掘,有《汉钟官城遗址》一书问世,好事者可览也。
ps:未完,其余在我博客http://newsky15.blog.163.com/edit/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7: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0 16: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林苑,逝去的风情。
今日户县河流不再清澈,野草不再重生,树木不再茂密,人口不再稀少。准工业化的趋势业已将这个上林苑梦想弄的支离破碎。当西安的周边都在工业化的时候,估计上林苑恐怕就只能继续沉沦在历史的浩瀚烟渺之中了。
只有想象才能是我们享受一个蓝天碧水,草肥木胜的人文景观。
发表于 2009-4-10 18: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shutup: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9: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林苑风情
今西安市西南之户县,古属上林,故今多以上林代指户县。据史载,户古为崇国,而夏禹之父鲧为崇侯,故有夏禹生于户县之说,传县北之三过村即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名。:shutup::shutup::victory::D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8: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武帝开上林苑
早在秦代就有上林苑,但范围不大,大体在秦都咸阳渭河以南的今长安户县地区,这里川原秀丽,河流纵横,风景优美,是皇家游玩打猎的理想地区。秦惠文王在上林苑修建阿城,秦昭王辟为王室苑囿。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规模极大的阿房宫。《三辅故事》说,秦始皇在上林苑修了146所离宫别馆。据《史记》载,秦二世在赵高“指鹿为马”以后,到上林苑斋戒,每天游猎,一见有人就射死。秦朝末年,上林苑毁于战火。
汉朝初年的公元前195年开放秦苑林,让农民开垦土地耕种庄稼,这一带是优良的农田。公元前138年,汉武帝经常微服出行,到终南山下狩猎,践踏了百姓的大片庄稼,农民号呼谩骂,到杜县和户县告状,两县令拘留了汉武帝的随行人员。有一次汉武帝夜间到旅店投宿,受到冷遇。由于怀疑他们是盗贼,险些受到打击。汉武帝为了游玩打猎,就派官员扩建上林苑。强令迁徙农民,侵夺了农民的土地宅产,让他们在关中渭河以北地区去开垦荒地。这时,东方朔出来为民请命。他谏汉武帝说:终南山物产丰富,关中田地土壤肥沃,给各种工匠提供了原料,给老百姓提供了穿衣吃饭的生活依赖。如果把这些良田没收去建上林苑,就减少国家收入,破坏农业生产。但是,汉武帝未采纳此言,仍广开上林苑。
根据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羽猎赋》、班固的《西都赋》和张衡的《西京赋》,上林苑东起鼎湖宫(在今蓝田县焦岱镇)、昆吾(在今蓝田东北),南到御宿川(在今河川一带)及终南山北麓,西南到长杨宫、五柞宫(在今周至县),向北跨过渭河,绕黄山宫(在今兴平市马嵬镇),沿渭河之滨向东。周围修筑土城墙,周长20多公里,开有12道苑门。其范围大体包括今天的蓝田、长安、户县、周至、兴平5个县(市)和西安、咸阳两个市区。其范围,东西直线长约100公里,南北直线长约30公里,总面积为2500至3000平方公里。这样大的面积在历代皇家园林中是绝无仅有的。
从上林苑的自然山川来看,南有巍峨壮观的终南山,如嘉午台、翠华山、南五台、青华山、楼观台等,山峰高耸,岩石奇异,古代有茂林修竹,景色十分壮观。还有高大的白鹿原、少陵原、神禾原、乐游原、龙首原等,原冈高,沟壑深,洼地低,变化万千。东边有灞河、?河,西边有沣河、涝河,南边有河、氵高河从东南流向西北,北边泾河、渭河从西北流向东南,长安八水滚滚滔滔,像银蛇一样蜿蜒,环绕着长安和上林苑一带。还有像穿过白鹿原的荆峪沟(鲸鱼沟)等众多的河流支流。
在上林苑中还开凿了巨大的人工湖???昆明池。据记载,汉武帝派使者通西南夷,寻找通西域的捷径,被滇国所阻,而昆明国有滇池方圆150公里,汉武帝就开昆明池来练习水军。其地在今长安区斗门镇东侧。昆明池方圆20公里,占地332顷,有战船几十艘,有楼船百艘,夜间灯火辉煌。有的大船中有宫殿,可载万人。池中有3丈长的大鲸鱼,还有织女、牛郎的石像。还有天泉池,上有连楼阁道,中有紫宫。还有龙池、鱼池、牛首池、东陂池、西陂池、积草池等,池中有珊瑚,高12尺,460个枝条,是从南海献来的。
在上林苑建修了36个宫殿区域,其中有12个宫,如建章宫、承光宫、望远宫、蒲陶宫等。有36个观,如白鹿观、象观、鹿观及射熊馆、博望馆等。离宫别馆建筑壮丽,金碧辉煌。汉武帝在上林苑中栽植大量名果异树,奇花艳卉。仅梨树有紫梨、青梨、芳梨、大谷梨、金叶梨、耐寒的瀚海梨、东海的东王梨等。枣有玉门枣、赤心枣、昆仑山西王母枣等。有各种桃、李、栗、梅、杏,有西域的石榴,南方的荔枝、橙、橘、柑等。在上林苑中还养育珍禽异兽,有虎、熊、鹿、野猪、狐狸、兔子等百兽。还有各种鸟类,有山中鸟、树上鸟、水中鸟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9: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西安皇家上林苑
  西安城南环城高速公路东行至雁翔路,这路笔直向东南方向伸展过去,车行不久就看见正对道路,有一座巨大封土堆,这就是汉宣帝陵即杜陵。汉宣帝是汉武帝曾孙,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时任用贤良,保证了西汉较长时期的安定发展。陵周就是汉时著名的皇家禁苑—上林苑。始于秦代,位于关中渭河之南至于终南山的广阔地区。秦始皇在渭南上林苑中建阿房宫前殿。秦末毁于战乱。汉武帝进行大规模扩建。东南至今兰田焦岱镇,南至终南山,西南至今周至县东南,向北跨渭河至今兴平马嵬镇,方340里。周围苑墙长达四百多里。内有千宫万阙,河湖池沼,名果异木,野兽珍禽。其规模和范围应远大于清代圆明园。自然生态也更优于人工景观。辉煌的过去早已烟消运散。令人无限暇想。
  目前这里是西安绕城绿化生态保护区,植了大片树木草地。有一片杨树林很浓密,有小路通进去,有几处摆着白色塑料桌椅,坐下品茗闲谈,听那涛涛树声,尘虑尽消。
  汉宣帝陵前有几通石碑,有一碑上大书汉宣帝陵,其余几碑上字迹已漫涣不清。封土堆上长满灌木,有不少是酸枣树。顺小路爬到顶上,有人在放风筝。有人在席地而坐,吃吃喝喝。中国人的老习惯:人到那把垃圾抛到那。因是阴天,举目四望,八百里秦川烟霭沉沉,莽莽苍苍。北望西安市区则烟笼雾锁,茫然无所见了。东方一带隆起的原,就是著名的白鹿原。这充满历史苍桑的地方,游人稀少。当长假期间,各景点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的时候,到此一游,品味一下历史,融身于大自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此处尚未通公交车,须自驾车前往。不过如果通了公交车这里也会人头攒动了!


上林苑又被别人抢注了!!!![/colo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