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3121|回复: 0

五竹乡方家寨村共同富裕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14: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百花齐放春满园 ——五竹乡方家寨村共同富裕事记■本刊记者  夏利萍

    编者按 新形势下,农村一部分人先富之后,如何引导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五竹乡方家寨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蓝本。

  

   “群众其实对干部要求并不高,村子事务处理公平、财务公开,能带领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了。”五竹乡方家寨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根良如是说。 走进五竹乡方家寨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街道、六间三层的村综合办公楼、新建的水塔矗立村头、健身广场运动器材一应俱全……提起方家寨村的变化,村民们高兴地合不拢嘴。

    从2002年上任至今,总投资152万元,完成全村街道5米宽、4.6公里长的水泥硬化工程;投资90多万元对村内低压线进行改造;投资80万元建设集村两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村卫生室、图书室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楼;建水塔、通路灯、搞绿化、修健身广场……陈根良用党员的一腔热忱带领村双委会班子和广大村民把昔日的穷村子建设成了今日的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8年,方家寨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2010年西安市“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被市委评为一类示范村党组织。陈根良个人也被市委评为“西安市党员致富带头人”、“市级农村优秀村委会主任”。

    2010年春节,群众自发组织为村双委会送上了“忠诚于党 急公为民”的锦旗。

    假“私”济“公”为集体

   “根良是个好小伙子,他把自己的建筑队由姓‘私’改成了姓‘公’,所得利润归村子集体所有,再把钱拿来为村子办公益事业,这样的干部还有啥说的!”村子74岁的老人张飞翼说。陈根良是在2002年村委会换届中,被选为村委会主任的,当时的他带着建筑队在西安工地干工程,得知当选的消息,他还在犹豫,一边是固定资产达几百万元的事业,一边是村子群众期待的目光。考虑再三,不顾家人的反对,他把建筑队交给侄子打理,毅然回到了村里,挑起了村委会主任的重担。上任的他没有豪言壮语,凭着多年在外的闯荡经验,他把改变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工作。在干了一系列实事后,看着村子逐渐累积的债务,他意识到村子集体没有收入,群众生活也不好。他把目光又一次转向了他的建筑队,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把自己的建筑队归集体所有,所得利润为村子集体收入,为村上办公益事业。于是村子有了第一笔大的收入——50万元,在他和班子成员的经营下,村子集体收入逐年递增。

    村子有了集体收入,先是还清了村子的外债,剩下的钱陈根良在提高村民生活上做起了文章。改善办学条件,绿化美化村庄,连续六年为村民交合疗款,逢年过节为群众发过节费,为村子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补助100元……村子的公益事业办得红红火火,群众心里乐开了花。“我就没有想到如今能享受到这样的生活,吃水干净卫生,水泥路平平展展、没事了到健身广场去舒展一下筋骨,村子还给咱交合疗,这样的日子真是聊扎了!”说起现在的生活,王吉庆老人喜笑颜开。

    党员就是标杆

    村子综合办公楼前一直悬挂这样一幅标语:“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光荣的党员”,这不仅是方家寨村党支部中每个党员的座右铭,更是他们行动的标杆。2008年,陈根良被村子党员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后,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群众作出了表率。完善支部制度,实行党员公开承诺,41名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做出公开承诺,义务为群众做三件好事;对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开会、参加义务劳动等党员应履行的义务量化评分,作为每年评选优秀党员的重要依据。同时,积极征求党员对支部工作和村子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凡被采纳的可获积分,并奖励100元,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党员时刻牢记使命,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

    党员看干部,群众看党员。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子出现了支部带头干,党员跟着干的良好局面。党员义务劳动成了自觉的行为,建设广场时,党员全部参加义务劳动,83岁的老党员弋金智有病不能参加,就让70多岁的老伴替他劳动。党员石勉侠连续三年自己掏钱给贫困户割麦子。党员石炳成、方超文白天在县城打工,晚上加班给健身广场拉沙子、转石子……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党员优良的作风、健全的制度使方家寨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村党支部成为村子发展和群众致富的坚强堡垒,成为贯彻党委、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有力执行者。

    村务公开促干群更和谐

   “我们村子大事群众说了算,每半年开一次双委会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商谈村子大事,向群众汇报工作,倾听群众意见。”村支部委员、村副主任方安正一边说,一边拿出会议记录。村上村务每半年公开,计划生育二胎指标、贫困户救助、庄基地分配等情况都属于公布内容。村务公开消除了群众疑虑,约束了干部行为。实行了村务公开以后,村里的事务群众清清楚楚,干部明明白白。干群关系融洽,彼此了解信赖,沟通了感情,消除了疑虑,密切了关系,成了群众与干部之间架起的连心桥。

    群众对当家人放心不放心,全靠账务来说话。“我们村从2009年成立村监委会开始,坚持每年向群众公布2次账务,不但公布村子账务,还延伸到九个村民小组,小组的账务也一并公布。”村监委会主任石成林说。“我们村有专职会计负责管理账务,村监会负责审议、公布账务,村上每笔开支超过1000元,必须经双委会研究通过、村主任签字才能报销。村干部外出办事,能不吃饭的尽量不吃,实在回不来的每人每餐补助10元标准,不准多报一分钱。”在村务公开工作中,方家寨村将每个村民小组账务收回,和村子账务一起由专人管理,从根本上保证了村务公开、公正、透明,让群众心里有一本清楚账,保持了干部的廉洁。“我村子的账都按时公布,明细账都有,一看账本,清楚得很,对干部还有啥不放心的。”一位群众抢先说道。由于实行村务公开,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群众参政议政意识浓厚,想问题办事情从大处着眼,以大局为重,工作由过去的抵触情绪转变为积极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村子稳定和发展。

    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有了集体企业,村子有了收入,公益事业办好了,如何提高群众的收入成了双委会工作的重点。村子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引导群众科学种田,发展特色农业。在600亩猕猴桃品种老化的情况下,村上多次组织所有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到杨凌农高会参观学习,引进十几个新品种的经济作物。在猕猴桃地里套种了樱桃、杜仲、早熟杏等;依靠国维淀粉厂在家门口的优势发展养殖业,目前生猪出栏每年30头以上的就有20户,6个奶牛养殖户,7个2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户。考虑到村子周围企业较多,在传统种植养殖基础上,村子邀请专家来村为村民做技术培训,培训费用全部由村上负担。40多岁的梁乃萍、贺美茹在去年村子组织的计算机管理培训中,学会了使用计算机,今年又学习了烹饪和缝纫技术。她们说:“有了技术,就业的门路宽了,收入也稳定了。”如今,她俩在家门口的一家酒店打工,和她们一起的还有村上的十几个姐妹。让群众有一技之长,拓宽了就业渠道, 2010年,村子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

    乡风文明结硕果

    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更高了。你瞧,大爷们相约来到老年活动中心“杀上两盘”;大妈们身穿绿袄,手舞红绸,扭起了秧歌;大姑娘小媳妇们随着旋律跳起了健美操;小伙们在灯光球场上生龙活虎,一展球技;戏台前一群秦腔戏迷你方唱罢我登场,陶醉其中……村子的精神文明建设喜结累累硕果。2006年以来,方家寨村相继荣获县委县政府授予的“卫生示范村”、“户县绿色文明示范工程绿色村庄”、“新壁画活动先进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村子的小学教育、卫生室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受到印度、菲律宾、荷兰、新加坡等国际友人的参观和学习。

    幸福的生活不仅于此。村子目前的发展并没有让陈根良满足。“我还想给村子盖高档社区,把节约的土地搞开发建设,为老人盖老年公寓,办托儿所,让村民享受更好的待遇,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陈根良的脑子里,永不停止的是对村子今后发展的思索。

   在全县518个行政村里,还有很多像陈根良这样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奉献在村官位置上的领头人,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农村的发展才有希望,农民的生活才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