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259|回复: 15

寻找学习传统文化志同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8 15: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慢慢回忆 于 2010-10-29 17:53 编辑

面对现在物欲横流,如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才能扭转人们这种惟利思想?怎样才能做好人与人和谐相处?现在很多人在寻找这个答案。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拯救,只有学好传统文化,用5000年的文化精髓来引导人们的思想,才能改善这种现状。我欲在西户社区上寻找传统文化学习的爱好者不知行否?主要是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想更多的人们宣传传统文化,使大家从分感受到5000年文化的魅力。如何开办?有此意的网友请支持啊
发表于 2010-10-28 16: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想法,要是能在户县开办一个实体的传统文化学习班,结合网上的互动,那样应该效果更好。本人愿意最大程度的支持您!欢迎电话交流:1520292265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8: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有时间请交流。电话135091868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7: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大家对传统文化不甘兴趣啊,咋没有人跟帖啊。
发表于 2010-10-29 22: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今浮躁的民心正需这样的清风轻抚。人心所向,大势急需。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0 23: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县有谁知晓那位老师对这方面有研究,请大家推荐一下,互相学习啊
发表于 2010-11-1 1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拯救国人心灵!
发表于 2010-11-5 23: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10-11-6 21: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这项有益于个人、家庭、国家的善事情,希望有此认识的同志多起来啊。
发表于 2010-11-8 09: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支持135719752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4: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4: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20 18: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人讲一讲《论语》什么的,不是很好?
发表于 2010-11-26 2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一个知名的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文革的时候,有一段话:

......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热衷于毁灭自己的祖先,毁灭自己的文化。正如当年曾文正公《讨粤匪檄》里骂太平天国的一句话“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你说你是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的含义是什么?什么代表中国?文化代表中国。你说汉语、写汉字,证明你是中国人。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们靠什么存在了五千年?不是我们很能打仗,我们历史上亡国的时候多了,但是,谁灭了我们,谁就变成了我们,(如蒙古、满清)……我们的文化太了不起了,博大精深,所以,你热爱中国,首先要热爱中国的文化,谁毁灭中国文化,谁就是汉奸。中国人的标准是什么?从血缘上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从文化上说,我们都是孔孟传人。……

发表于 2010-11-26 22: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曾文正公《讨粤匪檄》其中一段: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满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发表于 2010-11-26 22: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热爱中国文化,强烈支持楼主之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