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我也转载,希望与朋友们共同学习。借此机会问候朋友们 原文地址:精彩转帖:诗的读写与眼高手低(沈方)作者:三生石
诗的读写与眼高手低 文/沈方 读诗比写诗重要,读诗尚且读不好,甚至不会读,更何况写诗,写了也枉然。读诗读得好,不一定就会写出好诗。但写诗写得好,必然会读诗,而且读得好。鉴赏能力不仅与创作能力相等,实际情况是,鉴赏能力高于创作能力,创作能力的高低由鉴赏能力的高低决定,反过来,创作能力又证明了鉴赏能力。鉴赏能力包括审美判断力,既然读诗读不好,缺乏审美判断力,或者审美判断力在阅读中不起作用,写诗就不可能获得审美判断力支持,不知自己在写什么,更不知写得如何,审美判断力全然失效。即便若有神助,写出神来之笔,也得有感悟以及传神的本领,同样需要审美判断力,而且还需要传达的手段。具备诗歌语言形式的结构能力,才能达到传神的效果。 一般而言,眼高手低,是读写的常见现象,倘若写可以游离于读而存在,写与读并无必然联系,全然依赖神灵相帮,写以及写得好不好犹如碰运气,那么,应该眼低手高才合乎情理。眼高到相当程度,手即便低,也低不到哪里去,除了个别的偶得天成之外,手的高低与眼之高低大致相等,在靠近水平线的范围内上下浮动,至少也能在特定条件下平行接近水平线,不至于手眼南辕北辙,悬殊惊人。倘若手低得过分,老是低,低成低的老手,出手就低,眼也不见得高。既然眼高,如何愿意在低处频频出手。真的眼高,不好意思手低,要么不出手,出手就不会低。手低的原因在于眼不高,或高得不够。对应于出手就低的眼高,并非真的眼高,仅仅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眼高,不过是自以为眼高而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熟读才能读通,融会贯通了,就能以诗句应对酬唱,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古人集句成诗就是例子。近人瞿秋白,临终读唐诗,集韦应物、郎士元、杜甫诗句成绝命诗一首:“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堪称典范,不愧为绝唱。真的眼高,自有出手不低的绝招,故而手高,眼必然真的高,而不是自以为高。真的眼高,手也必然不低。不低之手,甚至可能在无意之中促成眼高。并不一定眼高在先,手高在后,眼与手相辅相成。读与写固然处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但写依赖读,读呼应写,两者是同一个共时形态中的审美意识。所谓眼高手低,要么是清醒的自嘲,要么是无知的自我标榜,并非读写的必然现象。 清人汪溥勋在《题圣欢批点西厢序》中说,“看书不从生动处看,不从关键处看,不从照应处看,犹如相人不以骨气,不以神色,不以眉目,虽指点之工,言验之切,下焉者矣,乌得名相。语曰:传神在阿堵之间,呜呼,此处正不易。”但是,何为生动处、关键处、照应处,没有方法和标准,不足以辨识,甚至可能将生动误读为笨拙,对关键视而不见,于照应处牛头马嘴。众多好诗表现出来的诸多审美特征,形成合乎诗的目的之共识,而认同共识构成了接受标准。读诗读得好的前提,就是接受标准,接受标准与否,既是认识问题,又是态度问题,而读的态度除了对标准的接受和认同,还包括对阅读客体的接受和认同,缺乏了解之同情,读诗不仅不能读出好,反而只能读出劣,与豆腐里寻骨头差不多。一首好诗乃至一个好的诗人,犹如一家商店,买卖公平,老少无欺,钱少可少买东西,钱多可多买东西,如果身无分文,那么只好空手而还。从一首好诗中读到多少好,并不取决于诗中有多少好,而是与相应的鉴赏能力大小成正比。 1920年代,英美新批评理论家艾·阿·瑞恰兹在剑桥大学讲授诗歌,通过一个实验方法,得出了有趣的结果。他发给听课者去掉署名的诗,要求分头写出评论,结果叫人啼笑皆非,杰作被评得一钱不值,平庸之作却受到赞美,诗歌评论中的潜在问题暴露无遗。瑞恰兹认为,这种现象证明读诗,包括批评家写诗评,无不受到先入之见的强大压力。只要诗署上名,就提供了“与诗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无关的”大量其它因素。因此他建议采用新的“提高分辨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批评方法。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以语义和结构分析作为起点,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首次读一首诗产生的感受,果然非同小可,最初的印象往往最值得信赖,但个人感受无时无刻不遭遇个人意识遮蔽,而且个人意识又难免受限于个人认识程度,因此,对诗歌语言形式的分析解读,在客观上构成对阅读感受的反向辨识,阅读感受与分析解读作双向运动才能形成鉴赏能力。庞德认为,写出好诗是诗人的美德。而在读写关系中,写出好诗又是鉴赏能力的体现。 手欲高,必先眼高,而眼欲高,除了高抬贵手以手抬眼之外,只有多读诗,而且要读得好,从诗中读出好来。读诗欲读出好来,就不能停留于欣赏,首先是知道哪里好,其次是知道为何好,即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前者是审美判断,后者是审美判断的方法及标准。不知为何好,所谓好就不足道。不知其所以然,所谓知其然也值得怀疑。缺乏审美判断的方法和标准,审美判断就会成为随心所欲的妄断,不可能不逾矩,顶多是人云亦云。所谓见仁见智,仅仅是对于诗歌表达的感悟和认识,但不是认识的方法,更不是诗歌表达得以成立的标准,以及何以成立的条件。诗歌表达以印象表达主见,诗好远远不止是主见好,而是主见表达得好。表达得好不好,在于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好不好,在于表达是否合乎诗的标准。诗的标准,在于诗的本体论认识。本体论意义上的诗,在于诗的目的论价值。诗的目的,在于诗对人的局限以及语言局限的超越。诗的问题,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无论公婆,必须有理,才能言之成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