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2010-05-14 06:06:00 来源: 西安日报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拉包谷糁电动机的出现,多少代人离不开的石碾子,现在成了文物,推碾磙子成了娱乐休闲的耍活。
我们户县苍游乡莫寺坡村原来有两台石碾子,街道南北两头各有一台。北头的碾子在露天地,南头的安在城壕岸的两间破瓦房内,雨雪天全村人就用南头的碾子。后来,南头的碾子挪到南门外新修的庙前,被堆积的楼板等埋没;北头的拆卸了,碾道成了村民的宅基地。现在,能看见北头的大碾盘子扣置在村中间十字路东,光滑的磙子不知撂到何方。
我上小学的时候,伙伴们承担轧包谷糁任务的,下午放学就跑回家,把书包一撂,拿了小簸箕、盘子、盆子等,在包谷架揪三五个棒子,拽根碾棍,姊妹几个就一人拿一样,疯跑,去占石碾子排队。也有伙伴是两头赶,看那边队短就跑到那里。轧了糁子,晚上和第二天早上熬包谷糁子喝。关中农家,一天三顿饭,那时候早晚大都是烧包谷糁子,中午也常常是糁子锅下面条,吃糊糊的糁子面。
记得有天下午,在南头轧糁子,我把盛包谷的小簸箕紧挨别人的簸箕放在地上排队。看轮到自己还需一段时间,就去城壕岸边捉青蛙。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回碾坊,却发现前边的簸箕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多,显然是有人插队了。我生气地大声问:“谁都插到了前边?”当发现黑蛋,我又不容质疑说:“黑蛋!你挪到后边去!”
她说:“我来得早!就在前边。”
“我来时就没看见你!你插队!”
“没有!”
“嘴硬得很!”我边说边动脚,把她的簸箕踢出队外。她又端起簸箕,要放回原处,我阻挡不许。后边排队的也呐喊不答应。黑蛋骂我,我也骂她。她后来坐在地上哭骂,哭着哭着,又躺在地上滚蛋蛋。她比我小两岁,有人劝架,我就借坡下驴,又去打青蛙。
老人常讲:清代俺村有个长辈叫鲁魁,力大无比,好打抱不平。为了避免乡亲轧糁子吵架闹仗,就每天晚上在没人用碾子后,从碾盘上把碾磙抱下来,放到碾道地上。村民没有第二个能抱动碾磙,所以第二天乡亲就都自觉排队,等鲁魁来了,抱起碾磙安好碾架,才依次轧糁子。有人不守秩序,惹鲁魁生气,大家就都甭轧了。
上个世纪70年代,西安某中学的师生支援三夏大忙,有美术老师在北头石碾子两边的山墙上画了两幅图画:南边芳芳家的北山墙画了一幅陈永贵,头上裹着毛巾,笑容可掬,上面书写“农业学大寨”;北边英杰家的南山墙画了一幅雷锋半身画像,头戴棉帽子,手握钢枪,写有“学习雷锋好榜样”。从此,伙伴们轧糁子发生矛盾,就拉出雷锋作挡箭牌:“你应该向雷锋叔叔学习!”
图为莫寺坡村石碾的碾盘,如今村民常坐在上面聊天。(王来石摄)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