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21年前,小岗村的庄稼汉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包产到户,引发了中国改革的浪潮。很多人都认为:作为先行者,小岗村早就富起来了吧?实际情况是,小岗村20年未进富裕门。
前不久,有记者到小岗村采访,村民对记者说:“我们是一步越过温饱线,20年未进富裕门。”记者看到,还有一些农民至今仍住在茅草房里,冰箱、彩电等生活用品在农舍里难得一见。为庆祝改革开放20周年而修建的友谊大道、小学校舍、村委会办公楼以及开通的程控电话等,都是政府和社会赞助出资兴建的,没有一项是小岗村人自筹资金建起的。
1998年小岗村材料上的人均收入是2600元,而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实实在在地道出了自己一年的人均收入水平。以村里种粮大户严美昌家为例,其家6口人,收入全靠种粮。去年收稻谷1万公斤、麦子4000公斤、花生1000公斤、黄豆500公斤,按稻谷每公斤价格1.2元、麦子1元、花生3元、黄豆2.6元计算,全家收入20300元,扣去种子、肥料、农药、机耕等成本费用9764元,以及农民负担1900元,共得8636元,人均收入1400元。严美昌一家的生产水平在小岗村属于中等偏上,村里年人均收入超过严美昌家的没有几户。
小岗村并不富裕的生活,使许许多多来参观、考察和采访的人都感到失望。一批江苏人在小岗村参观完后,不以为然地说:“小岗不怎么样嘛,还经常登报纸上电视。”他们的谈话弄得小岗人很难堪,一个村民说:“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老师。没有我们小岗的实验,怎么会有你们的富裕呢?”江苏人说:“我们富裕的我们干出来的,而你们出名却是吹出来的。”一句话把小岗人呛得说不出话来。一边是广泛的关注和极高的荣誉,一边却是不相称的温饱生活,这极大的反差使小岗人感到了难堪,村民们说,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经济,如果不发展就太对不起全中人民了。如果说21年前,小岗人为了填饱肚子而奋斗的话,现在小岗人则必须为了名誉、为了富裕而奋斗。
20多年来,小岗村一直受到全国人民的帮助。比如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与小岗村结成对子,专门小岗村致富;安徽省也曾专门开会研究帮助小岗村发展经济,各级财政还拨款661万元支持小岗村建设。大包干的带头人,现任小岗村村委会主任的严宏昌为了小岗村的富裕,更是不遗余力。他天南海北地交朋友,跑项目,路费全是自己拿,12年来花了十几万元,家里积蓄全部用光,连两个孩子外出打工赚来的钱都被他用了。他说:“国家给了站岗这么大的荣誉,不把小岗发展好,我死都不瞑目。”可目前,小岗村的发展依旧缓慢。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小岗村的停滞不前呢?
投资软环境差,是制约小岗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投资环境差,直到1998年,小岗村都没有一家村办企业,只是在最近严宏昌千辛万苦地招商,才初步建立了3家企业。
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小岗人富裕不起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在小岗村,长期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农民以种地为主,种好地就可经致富;一种是必须发展集体经济和多种经营,搞好农业产业化。事实证明后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持后一种观点的严宏昌在小岗村一直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在单纯务农思想的指导下,小岗人的市场意识一直没有培养起来。没有几个人愿意出去闯闯,都在消极地等待发财机会的到来。据统计,小岗人外出打工的青年没有超过10人。
幸运的是,目前小岗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一不足,他们发誓要像当年搞大包干一样把小岗的经济搞上去。可以,凤阳县的一些领导同志却认为小岗村已经错过了80年代发展的好机会,现在想发展太困难了,不如搞好稳定工作,只要小岗村不闹事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