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2018年3月27日上午,区电视台《魅力鄠邑》栏目摄制组成员,前往人民路社区拍摄《135同心圆工作法 编织居民幸福梦》专题纪录片。 现在,只要您在辖区一提起人民路社区,“环境好、治安好、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更是好,大家住在这里既舒心也放心......”都是居民的评价。如今的人民路社区已俨然成为居民的“幸福大院”。 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课题。人民路社区党总支始终牢牢扭住基层党建这个“龙头”,做实“党建+”,落实“网格化”,打造服务圈,探索形成了“135同心圆”工作法。所谓“135同心圆”工作法,即是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勾画小半径圆(社区党建同心圆),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勾画中半径网(网格化、智慧网和共驻共建网三网),畅通双向服务渠道。勾画大半径圈(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圈、公益志愿者服务圈、睦邻友好服务圈、社区干部服务圈五圈),打造多元化服务体系。 通过“135同心圆”工作法,我们为辖区129名失业人员找到合适工作,为残疾人提供138次免费康复培训指导,为孤寡老人代购代买生活用品165次等,真正做到让群众安居乐业,拉近了与居民群众的距离。 党建聚合力 共建和谐社区 “两学一做方向明,党章党规铭记心……”每周三、五,社区的“睦邻小屋”就异常热闹,老人们手拿彩绸扇子,伴随动听的旋律,跳起了优美的舞姿。 面对小区居民日渐疏离的邻里关系,社区党总支书记白利娟便萌发了“邻里一家 让爱同行”这一想法。很快这个点子得到同事们一致认可。2017年,她带领工作人员,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积极调动小区、楼宇中有特长的党员担任负责人,将有兴趣爱好的左邻右舍聚集在一起,建立“睦邻小屋”,打造“睦邻微品牌”。并开设了书画、手工编织等各类兴趣班,形成了居民家门口的“兴趣部落”和“贴心智囊”,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 “我女儿说我退休后更美了,整天乐呵呵的。”已经连续参加了好多次睦邻活动的居民候大妈,对小区的老邻居们说。“我不仅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而且也掌握了烹饪等技能。社区的睦邻小屋,真是我们的温馨港湾,心情好了,整个人也精神焕发,感觉年轻了好几岁”。政府办小区的张阿姨和邻里之间的矛盾也得以化解等。像这样的小事,每天在“睦邻小屋”都会发生。睦邻微品牌已成为社区有特色、口口相传的“党建服务品牌”。实现了“党员之家”“群众之家”“邻里之家”“三合一”的有效结合, 形成服务群众的最大合力。 诗词飞扬党旗飘 古稀志愿者书法长卷颂党恩“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还写了这么好的书法作品,真是了不得!”人民路社区门前吸引了过往居民的驻足称赞。原来,这是邮电小区71岁党员志愿者李庆山,用毛笔抄写的3万字十九大报告。只见在这一百多米的长卷中,没有一个多余墨点。 在社区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感染下,李庆山老人主动将十九大报告打印出来,用毛笔逐字逐句用小楷抄写。晚上困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白天有时连饭都忘了吃,最终耗时两个多月,用去200多张宣纸、5瓶墨汁,写秃了15支狼毫毛笔。这幅3万字的优秀书法作品才得以与大家“见面。” 当拍摄组主持人,问起书写百米长卷的原因时,李庆山老人铿锵有力的说:“我身为一名老党员,有幸能够看到党的十九大召开,内心十分激动也非常自豪。虽然我已经71岁了,但我可以用自己潜心钻 研多年的书法写下这幅书法作品,献礼十九大,表达我对党的热爱。” 在我们社区,像李庆山这样热心传播党的政策、参加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还有很多。社区现有志愿者3733名,累计服务516次,总时长达74348小时。已形成了“五微一体”(微心愿、微文明、微互助、微媒体、微项目)志愿服务项目。依托“五微一体”志愿服务项目,社区相继开展了“微心愿”对接活动,为困难家庭达成心愿148个;设立“善行义举榜”、五期“优秀党员志愿者网上展馆”等平台,表彰了98名优秀志愿者等。我们就是通过带动这一个个“红色的细胞”,引导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为民服务活动。 精细化服务 共建居民幸福生活 “哎呀!这么冷的天,你们是过来查看小区的供暖情况吧!快到家里暖暖吧!顺便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在你们的帮助协调下,我们小区今天正式通暖气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再也不用受冻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11月1日,社区工作人员一走进塑料厂小区,住户吴桂莲就高兴的迎了上来告诉她们这一好消息。“你好,请问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吗?我家里的水管漏水,麻烦你们能帮忙来检查一下吗?“别急,我们马上就派人处理。”社区工作人员熟练地翻开登记簿,提起笔记下问题。很快,社区从“三长三员”数据库中抽调出有专长的人员,迅速解决了难题。这些都得益于社区推行的“三长三员”工作机制。“三长三员”第一时间把党的政策、国家大政方针、县情社情传递到每个住户家庭,把网格中的困难事、喜庆事、突发事第一时间传递到社区党总支,通过将人员下沉到每个网格,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人民路社区地广人多,其中,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构成复杂。如何更精准的管理好这些人群,是我们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基于这种情况,社区党总支便将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综合职能集中到网格中办理,并把“民情地图”作为“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库。18名干部利用三个月的时间,用脚步丈量民情,手绘“民情地图”,运用民情“大数据”,编好服务“活字典”,绘制好的40张“民情图”不仅是一幅地图,更像是“一盘棋”。工作人员对每户居民家所处的具体位置进行准确的标注,谁家是贫困户、低保户等也都用不同的符号重点依次标记出,有了这样详实的一手资料,一切问题就都一目了然、跃然纸上。 “民情地图真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这是人民路社区主任沈格萍的评价。“它就像导航图一般精准,对我们开展日常工作,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象的!” 家福花园小区的居民王欣,她生下了三胞胎早产儿, 加之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大女儿也要喝奶粉,每月近4千元的“奶粉钱”就已让他们不堪重负。网格员在定期走访中,了解到这一困难后,社区党总支立即号召辖区爱心企业人士力量,连续多次为4个孩子购买数十桶爱心奶粉。为表谢意,孩子的奶奶特地为社区送来两面锦旗。三胞胎一家之所以能很快得到帮助,就是基于我们精准扶贫大走访,大排查后绘制的“民情地图”。当然,通过民情地图结上对子的还不止这一户。比如城建监察大队就和辖区的空巢老人张希真等也是其中之一。 融资源搭平台 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自从社区有了‘十分钟便民服务圈’,每逢家里遇到难事急事,打个电话,最多十分钟就解决了,真是太方便了!”社区居民屈庞博兴奋地说。 屈庞博口中的“十分钟便民服务圈”,便又是人民路社区的一项创新工作。社区党支部根据居民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安排工作人员调查摸底,走访询问居民意见,选择服务好、口碑好的商家作为便民服务圈的合作方,打造了“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并制作了便民服务卡、《社区文化生活报》1万多份等,免费向居民发放,让居民最多十分钟就能享受医疗、购物等多方面的优质服务。 一个电话,米、面、油就送到家;小病不出社区,楼下就能检查身体……这样的服务不仅能使居民日常生活得到保障,也让一些弱势群体实现了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居民张燕仔细研究便民手册后,她还得到的了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惊喜是什么呢?原来,她还在超市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真是方便,招聘电话号码写得详细清楚,我们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居委会真是费心了。” 自实施“十分钟便民服务圈”以来,社区党支部还制定了服务质量监督制度等,使“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工作更加合理规范。并每月通过网络平台发送最新便民服务信息6期,受到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17年7月《西安日报》党徽耀古城专栏以《打造“党建十分钟便民服务圈”》为标题还对其予以专题报道。 在拍摄中,社区党总支书记白利娟表示,人民路社区通过不断加强改进党建工作,社会治理越来越好,居民笑脸也越来越多。面对美好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135同心圆”工作法,圆出人民路社区和谐友爱梦,圆了居民生活幸福梦!
(人民路社区:段毅凡 白利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