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2520|回复: 2

一位眉县农民的“旅游狂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8 16: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葫芦峪  啥都没有
    汶武义出生在眉县首善镇葫芦峪村,从小听着长辈们讲述“诸葛亮火烧葫芦峪”,这一《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故事长大。如今富裕起来,手头有闲钱了,汶武义就想重建葫芦峪古战场,让这里成为一个景区,带动本村其他产业的发展。对这个想法,很多人只能从精神上支持他。
    “农历七月初一是葫芦峪村庙会,虽然当天下着大雨,但来赶集的人还是络绎不绝。除了周边的村民外,还有远处的人开着车专程过来。那天我们共收到赞助费三千多元。”这点收入,在汶武义的眼里,却是人气逐渐聚集的标志,让从去年开始担任葫芦峪旅游开发筹委会会长的他看到了希望。
    其实从 1992年开始,葫芦峪村的村民就开始集资建设葫芦峪景区了,但与近 20年的建设时间不相符的是,目前的葫芦峪仍旧只是渭河旁的一片树林,崎岖的沙石路上一过车,尘土飞扬。
    筑巢引凤,是汶武义发展葫芦峪的基本方略。
    “近几年,我们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我打算先把诸葛亮火烧葫芦峪的历史古战场摆出来,通过真实还原的战场模式吸引游人,只要人来了,发展就简单了。”站在一段新修的水泥桥旁边,汶武义兴高采烈地讲述着自己的发展大计。“像小说中描写的屯兵洞、放火洞、观火台,司马懿父子冲击处等等,我都打算复制出来,再配上一些水泥人,让整个场面看上去更加宏大。”
    然而,记者在这里并没有看到气势恢宏的古战场,让汶武义引以为豪的,也只有半山腰刚修好的一个凉亭,亭子的顶并非砖木结构,而是一层被涂成红色的铁皮。对于仍有现代人居住痕迹的放火洞遗址,汶武义说,这里马上就会进行重修。
    在对葫芦峪未来发展的蓝图做了长时间描述之后,汶武义音调渐缓,他说这只是发展的第一步,以后人气聚集起来了,要修农家乐、要建垂钓中心、要搞土鸡养殖,要围绕葫芦峪的古战场建成“娱乐休闲一条龙,文化品赏一盘棋”的集成化旅游地。
    在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汶武义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为整修葫芦峪花费了将近二万元。
    “你们刚走的那条通往放火洞的砖路,就是我们村民修建的。大多数村民不要钱,白干活。”从放火洞出来的路上,记者遇到了几个正在干活的村民,满脸兴奋劲的他们,完全没有白干活不拿钱的苦闷。
    没有旅游规划,没有启动资金,没有投资商看重,修到哪里算哪里,这就是汶武义的观点。
有动力  啥都不怕
    我要把葫芦峪建成著名的旅游景点,这是汶武义的理想。
    而让汶武义热心的葫芦峪,确实很有名。
    葫芦峪位于眉县城西 3公里处的葫芦村,在历史上鼎鼎有名,《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诸葛火烧葫芦峪”“魏延纵擒司马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三国时期,诸葛亮困住司马懿,意图“火烧葫芦峪”,谁知天意弄人,一场大雨救了司马懿,由此诸葛亮告诫后人“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之所以叫葫芦峪,是因其形状如葫芦。诗人胡升猷(清代四川人,曾任岐山县令)曾写《葫芦峪感赋》:“汉兵知地势,魏贼敢当锋。天不擒司马,功亏恼卧龙。”以此来形容当时发生在葫芦峪的历史。柳咏、郝居中、杨慎、陈荐、梁恂等诗人也曾以此写诗题词。
    相对于这些文人墨客对葫芦峪的热爱,汶武义发展葫芦峪旅游的动力,并不是来自于弘扬文化,而是踏踏实实干一件事情的简单理念。
    1992年,对汶武义来说很重要。
    这一年,汶武义从西安打工回来,遇到了同学雷学军,让他知道了啥叫坚持。
    这一年,汶武义开始考虑如何发展葫芦峪旅游,勇气来自于从雷学军身上看到的坚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我从西安回到眉县车站,刚走到渭河对岸,就看到白花花的太阳下,一个人挥动着铁锨在铲石头铺路。”虽然时隔近二十年,汶武义对那天的情景仍旧记忆深刻。“大中午,烈日当头,地上都能冒烟,脚在沙滩上根本踩不住。雷学军却干得很认真,他当时准备开一家采沙场,可惜路不好,他就一铁锨一铁锨地铲沙子铺路,特别触动我。”更让汶武义触动的是,雷学军的这条路修了整整八年。如今,雷学军已经成了葫芦峪家喻户晓的富裕人,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汶武义只悟出两个字:坚持。“那时,我的父辈准备开发葫芦峪旅游,他们做了非常完备的开发规划,当时的我也很热心,甚至详细到景点周围要栽什么树,种什么花都研究了,可后来遇到的很多实际情况让我们的计划泡汤了。”
    那次规划后的第十年,也就是 2002年,汶武义已经算个有点积蓄的人,开发葫芦峪的计划又重新在脑海中浮现。那次,他想得更实际。“本来打算建一个有关葫芦峪历史的展厅,收取门票盈利,但后来觉得办展厅不是一个可循环的发展办法,要让游客在葫芦峪至少呆两天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十年间,两次出手,两次失败,汶武义不怕。
    去年,汶武义接任葫芦峪旅游开发筹委会会长一职,打造葫芦峪的事又操办起来。他感叹,要是 20年前就开发葫芦峪,现在这里肯定已经是著名景区了。他举例说,汤峪景区正是抓住了“温泉”这一特色才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葫芦峪完全可以靠独一无二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吸引游客。“往山沟里投钱,看起来是个疯狂的举动,但我有一个信念,只要坚持做下去,肯定能成功。我不为名,不为利,就为了把这个事情做成功。”可能汶武义的这个信念,就是他最强的动力。
坚持住  啥都能成
    坚持就能胜利,那是说给别人听的戏文。以前汶武义不懂这话,现在他开始有点明白了。坚持不一定能成功,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成功。“我想很多人做成一件事情之前,都会对困难有所估计,但可以肯定一点,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面临的困难会有多大,我也是现在开始感受到。”汶武义的感慨,来自于他辛辛苦苦挣的两万块钱,砸到葫芦峪建设这个大缸之后,连个响声都没听到。
    缺钱,汶武义不能让葫芦峪短期内改变面貌,没有面貌的相对改变,就没有客商来投资,没有投资建设就要放缓甚至停顿,那更吸引不到投资。汶武义目前就面临这个恶性循环。“我想过了,相比其他景点建设,咱已经落后了,那就慢慢来,不要着急,来个慢工出细活。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我老了就让儿子接着干。”有着愚公移山精神的汶武义,被村民称为“大宝”,意为有点不务正业。
    如今葫芦峪的建设,主要是依靠汶武义的垫资发展,所有的项目运行恰似一个要上大舞台的草台班子。“一年投两万元,五年也就投十万元而已,以后如果真的发展壮大了,我的垫资哪怕不要都可以。我相信只要人气旺,靠我这脑子,挣钱的门路会有很多。”汶武义对自己的垫资,倒也不是太在意,如今他唯一考虑的是,如何才能做大。
    行文至此,该说说给汶武义泼冷水的人了。
    到目前为止,不支持他的人只有一个——他老婆。
    记者在 310国道旁,看到在路边的汶武义的家,已经由于路面垫高像是盖在一个坑里。“老婆的怨言是最多的,她不懂为啥我有钱不翻新房子,而是投到山里去。现在家里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我压力还是蛮大的。”汶武义只用一句话,就将妻子的不支持态度否定了,“乡下女人,一辈子都在家里,没见过世面,但她个贤惠人,以前的苦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这样的生活也不算什么。所以她的话我不听。”
    在葫芦峪,汶武义是个闲人,他主要靠给附近的工厂联系煤争取信息费,每天的工作到早上十点多就结束了。身处猕猴桃大县、砖机生产强县,汶武义却从未涉猎其中。“如果按我们筹委会的规划,葫芦峪将会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未来到底有多大的经济收益,目前还不可估量。这比猕猴桃、砖机要持久,文化这东西,永远不会过季,不会被更先进的技术或产品代替。”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6: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几个小标题特别好:1、葫芦峪  啥都没有;
2、有动力  啥都不怕;3、坚持住  啥都能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