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联的句式基础》
第一讲 谈古论今说楹联
主讲人: 陈光文.
在古老的汉文化土壤中,楹联长久地畅行于文坛,广存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他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体裁。
一、何谓楹联 楹者,厅堂前之木柱。联者,一组对仗句。简单地说,就是张贴或雕刻在楹柱上的对句,俗称对联或对子。对仗句用于文章称为骈文,律诗中也有对仗句,独立的对仗句就是楹联,他根植于中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风格、格律及功能,独立于文学之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二、楹联的独有特性
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是楹联的生命力所在。楹联形成于汉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民风、民俗文化的独创。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表识功能,直接构成对偶艺术,运用修辞的技巧,形成对仗,音韵谐和的楹联。 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从万物生成对称性的认知,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产生对称性的伦理观念及思维方式。 孔孟之道“致中和”理念,形成人们意识的平衡和谐。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的中道观体现中华民族的和谐传统追求。汉民族人民有祈福禳灾的信仰,凡事讲吉利,经“桃符”演化为楹联,由民间习俗,经帝王提倡,有文人提炼,广泛普及。对联与书法、绘画、建筑、雕刻等艺术的结合,为广大人民所理解和接受。 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楹联,能迅速地反映时代的变化,鞭挞丑恶,揭露时弊,传播知识,颂扬美德,唱响时代最强音。 两行文字,一副楹联。从皇宫到茅屋,从政府到学校,有名胜景致,有婚庆门庭。品四季时令,节日豪情,向长辈祝寿,为逝者挽悼,凭友情馈赠,写企业中兴,以其广泛的实用性成为无处不在的文学载体。 三、谈古论今说起源
楹联的起源,当从对偶说起。因为楹联的本质是对仗,而对仗又从对偶而来,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在古诗文中,常有对偶句。 楹联界历来有一些争论。认为楹联起源于五代的学者认为,最早的一副楹联是孟蜀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一观点主要来源于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其实梁章钜在论述孟蜀联时,自己也有疑问,说“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认为楹联起源于南朝梁代的学者认为,“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似较早。谭嗣同为前期引论者。当代学者余德泉认为不正确,而赵雨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话(清代卷)》则深表赞同。 有人认为民间挂于门上的“神茶、郁垒”两位门神,就是早期的对联。 除上述观点外,还有人认为楹联起源于晋代或唐代各时期的观点。关于楹联的起源,学术界是有分歧的。但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楹联从产生至发展,其中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凭借着汉字的基础,民俗的需要,骈文的繁盛,格律诗的成熟,书法与建筑艺术的支撑,还有政权的推动。 四、楹联的繁荣与发展
宋元两代几百年,宋词元曲的兴盛,伴随着楹联的成长。王安石、朱熹等都有题写楹联的记载。此时,开始出现寿联、挽联、书斋联、书院联、题赠联等。 明代有皇帝的提倡,大大推动了楹联的普及,使得楹联创作不断吸收诗词曲赋的营养,作品更趋灵活自由。明代联家迭起,联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楹联品类不断出现,对句启蒙教育已相当成熟,楹联已从发展走向繁荣。 楹联发展到清代,上自皇帝,下至庶民,普及空前,品类完备,内容丰富,形式完美,艺术纯熟,典籍浩繁,联家辈出。形成了文学史上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联”现象。 五、楹联的传承与复兴
民国时期,中华大地上战事不断,但不少革命志士奔走喊号,孙中山、黄兴、蔡元培、杨度等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楹联,有文字记载的民间楹联其实相当丰富。 建国后,赞美新制度,移风易俗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全国上下热情高涨,有许多体现在各类楹联上,文革后期,无数人民出于对周恩来总理的真挚情意,北京及全国各地出现了挽联的海洋。 进入近20年,中国楹联学会及全国各地楹联组织的成立,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楹联队伍,群众性的楹联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楹联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充分体现,各种赛事遍地开花,楹联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联律通则》的颁行,使得楹联格律走向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