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993|回复: 13

[教育杂谈] 在全县各学校组织开展未成年人“远离网吧”教育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6 21: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在全县各学校组织开展未成年人“远离网吧”教育活动
                                             
   致县教育局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县教育局长:您好!
       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网络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场大变革。但也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网吧”,学校、社会和家庭和谐的一大症结和毒瘤,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以渐渐成为网络的三只魔爪,成为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有人称其为“电子海洛因”,危害并不亚于鸦片、大麻、白粉,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一旦迷上“网吧”就无法自拔,他们会不顾一切地逃学,而老师就不得不经常到网吧巡视,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家庭、社会及教师、家长忧心忡忡。网吧的问题令许多家长、老师感到不安和焦虑。
        网吧经营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其中初中学生最多。对一个班级做问卷调查,48名学生中有32人去过网吧,比例为66%。中学共有学生1380人,去过网吧的占80%,网吧常客约占50%。对某中学初中二、三年级6个班级共396名学生进行调查,进过网吧的占学生总数的90%,其中痴迷者竟占50%。      游戏和聊天是主题   网吧业主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网吧没有《反恐》(CS一种枪战游戏)就不能生存。游戏内容多为枪战、打斗等暴力活动。再就是通过OICQ等聊天工具在网上聊天、交友、搞“网恋”。
      一些“泡吧”的学生反映,脑袋里总想着网上游戏的场面,上课经常走神,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如一名中学生,因“泡吧”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他还把自行车卖掉,进入了一个比较隐蔽的网吧,一连5天不回家,把卖掉自行车的钱全部花在网吧里,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他说:“打游戏太过瘾了,打上了就不想上学,不想回家。”有的学生甚至因迷恋网吧而离家出走。一名初中三年级学生,因“泡吧”,家里总找他,竟离家出走,头一次被找回,后又放弃中考,再次出走,最后.........
       据调查,一些经常“泡吧”的学生胸无大志、不求上进,过分关注自我、强调自我,放纵自己沉醉于虚幻和梦境中,崇尚追星享乐,动辄暴力相向,道德水准下降,理想信念失范。在心理上,导致性格孤僻,自卑封闭、行为暴戾、空虚无聊。“网恋”的危害也很突出,一个14岁男孩赴约与网上恋人见面,对方竟是一个37岁的妇女。
       光顾“网吧”的人中90%以上是中小学生。而“网吧”业主为了赚钱,违规经营,网络不健康游戏、网络甚至提供黄色网址,传播色情淫秽影片。并采取各种手段,如会员证、贵宾卡、储值消费等,以此来吸引学生,使他们不知不觉就成了“网迷”。一旦成为“网迷”就会陶醉在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其结果是无心向学、荒废学业、脱离实际。有些学生为了上网而去偷钱,有些学生在网吧结交不良的朋友,结成团伙,吸烟、打群架、勒索、甚至抢劫等等,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提起网吧,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义愤填膺,特此,我县开展网吧集体整治活动,我们学生家长拍案叫好!我们非常感谢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非常及时以及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双手赞成和支持县委、县政府采取“突击检查、明察暗访”办法。纷纷呼吁要求县教育局:在全县各学校组织开展未成年人“远离网吧”教育活动,组织举办“远离网吧”签名等活动,远离网吧,救救孩子!
       1,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学校要通过各种力量,宣传网络的危害,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青少年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青少年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2,通过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学校要通过行之有效形式扩大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造成危害的宣传力度,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网吧。保证青少年在信息时代的健康成长!
                特呈此信
                                                                     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教师
发表于 2009-2-6 22: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情
发表于 2009-2-6 23: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9-2-7 09: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victory:
发表于 2009-2-7 12: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学校中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告别三厅一抽活动.因为上网要处理和教育很多的学生.
为成年人上网的时间很多不是在上学时间,而是利用课余和假期在家时间,所以,管理的责任应该更多的有家长来负责,别一想起来,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发表于 2009-2-7 1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位家长要真正的负起责任管理好自己的孩子.
我曾经对好多家长和朋友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前半生,孩子是父母的后半生。
所以,我真的希望每位家长能够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最后想给各位说一句:“再富不能富孩子”。特别是那些有些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人要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做法了!!!!!!
发表于 2009-2-7 17: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ZF严管各个网吧的操行,严禁未成年人进入。
发表于 2009-2-9 19: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可他们却进了,这又为什么?
发表于 2009-2-14 00: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网吧管理
发表于 2009-2-15 14: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想象现在的网吧,没有了学生的光顾,生意很怎么样。
发表于 2009-4-24 11: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吧违规经营为何屡禁不止?
    正在开展的网吧集中整治中发现,省内的一些“黑网吧”和不符合经营条件的网吧为逃避打击,开始从城区转移到农村、城乡结合部和高校园区附近,这些网吧大多租赁民房经营,这些网吧比原来在城区正规店面经营地点变得更加隐蔽;一些网吧业主利用执法部门监管薄弱的因素大肆接纳未成年人和学生上网,此类“民房网吧”条件简陋,缺乏起码的消防设施,安全隐患让人忧心,工商部门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今年以来查获取缔400多家“黑网吧”。

    目前正值暑期,文化、工商部门人士认为,在当前网吧违规经营出现新动向的情况下,各部门亟待形成合力,多管齐下,对症下药,依靠科技、市场和社会的多重力量予以综合治理。

学生就是网吧的“衣食父母”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网吧不能接受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出入,但一些转移到城乡结合部、高校园区附近的网吧业主有令不行。今年初,南昌市一名年仅13岁的男孩偷着上网玩游戏失踪了5天,家人四处寻找却不见人影。无奈之下,孩子的父母只得悬赏万元寻子,最终在警方和媒体的帮助下才找到了男孩。据工商部门调查,一家“黑网吧”在此期间容留了这位男孩。这家“黑网吧”地处城郊一居民住宅楼内,外面没有任何标志,常人很难发现,网吧距离当地一所小学不到200米。

    网吧经营接纳未成年人并非个别现象。执法部门此前在市郊一些学校附近暗访发现,不论是正规网吧还是“黑网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顾客以未成年学生为主,男生玩游戏,女生则上网聊天。工商部门查获的一位网吧业主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学生就是网吧的‘衣食父母’”,网吧主要靠吸引学生玩游戏赚钱。执法人员分析说,“民房网吧”地点偏僻,更容易逃避家长和老师的管制,同时网吧里有许多游戏高手,彼此还能互相讨教,提高游戏技巧,因而学生趋之若骛。今年4月初,工商局对辖区内88户网吧进行检查,发现证照不全、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等违法经营的网吧达68户,占被检查企业的77.3%。

    此类租赁民房违规经营的网吧潜伏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有关管理条例对网吧的设置做出明确规定:即县区一级“每一场所的计算机设备总数不得少于30台,且每台占地面积不得少于2平方米”、“居民住宅楼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但工商部门检查发现,违规网吧普遍存在经营场地狭窄脏乱、空气污浊等问题,相当数量的网吧经营场所面积与计算机台数规定比例失衡;更有网吧开在住宅楼的套房内,经营期间锁上安全门,堵塞安全通道等问题普遍存在,隐患令人担忧。

    工商执法人员日前在卫生学校附近检查发现,一间民房的小杂货铺后院二楼隐藏着一家“黑网吧”,走进去只见网吧内人头攒动,烟雾缭绕,仅四五十平方米的网吧内,密密麻麻摆放着40台电脑,房间只开设一扇门、三扇窗、一个换气扇,没有正常的消防通道,“民房网吧”的安全隐患令检查的工商人员大吃一惊,工商部门当即予以取缔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2: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Q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8: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报告称中国城市"网瘾青少年"超2400万2010-02-03

核心提示:2月1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



中国网2月3日报道 “城市网瘾青少年逾2400万”。2月1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虽然此前卫生部已经否认了“网瘾”概念,该协会还是以“网瘾”来命名自己的调查报告,还给出了2400万这样惊心动魄的数字,甚至比专做网瘾生意的“网瘾”治疗机构一直宣传的250万或400万还要多出很多倍。
报告和它2400万的数据引起哄动,各大网站都在重要位置刊发。但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这份《青少年网瘾报告》里的第一个词“青少年”,指的不是未成年人,而是29岁以下的人,也就是说即便你工作多年,结婚生子,也被列入;第二个词,也是最核心词———“网瘾”,报告中根本没有给出定义,如果该报告沿用了此前两次报告的定义,那么如果你“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也算网瘾。
6岁-29岁都定义为青少年
本次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重头主打网瘾青少年数量这一数据: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我国城市与农村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相近,估算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人数大约为3329.9万人。
看起来很吓人的数据,有网友以为是2400万未成年人患上网瘾,其实该报告把6岁-29岁都定义为了青少年。而在2005年的第一次网瘾报告中,甚至把35岁以下都作为青少年。
因此,报告中“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逾2400万”的数据,涵盖了大量已经工作甚至结婚生子的青年,并没有实际保护未成年人的意义。
记者注意到,此前2005和2007两次报告均未提及数量,只给出各个年龄段百分比,不会造成这样的误读。
宽泛的网瘾概念
除了对“青少年”的年龄界定,报告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是“网瘾”。
本次报告的第五部分“对相关部门的建议”中的第1点为,“对于网络成瘾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不宜过早下定论”,由此而来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本次报告是如何界定网瘾的?
卫生部去年11月《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抛弃了此前广为流传的“网瘾”的表述,认为“目前‘网络成瘾’定义不确切,不应以此界定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南都记者发现,在《网瘾报告》全文中,并没有“网瘾”的清晰界定。


不过,在2005年和2007年发布的《网瘾报告》中,却有对“网瘾”的界定,在认同”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前提下,如果满足了“(1)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向亲人隐瞒了自己上网时间”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就认为该网民从一定程度上具有网瘾特征,即判定属于‘网瘾’”。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高文斌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网瘾”,首先要分清楚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青少年使用网络超过一定限度的“网瘾”和严格意义上的病态的“网瘾”。《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中采用的界定网瘾的标准,显然是比较宽泛的那一种,指的肯定不是病态的网瘾。
“其实,弄清楚我国究竟有多少网瘾患者并没有多大意义,将《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称为‘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报告’更加确切一些”。
发表于 2010-2-3 2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想象现在的网吧,没有了学生的光顾,生意很怎么样。
scksck 发表于 2009-2-15 14: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