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4188|回复: 3

青衿久抱鲲鹏志 雪鸿联赠刘鹏乐贤侄共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2 09: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嵌名联 赠 刘鹏乐 贤侄 青衿久抱鲲鹏志





平平仄仄平平仄

    联赠鹏乐贤侄共勉

;

.

            
               冰亦水撰 农家子书

仄仄平平仄平











青 衿:         

         《诗经·郑风·子衿》中有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是周代学

的服装,这里作为贤士的代称。古指读书人。

鲲鹏志:  

          一、历史渊源: 庄子说有一种大鸟叫鹏,是从一种叫做鲲的大鱼变来的。传

说有一大鱼名曰鲲,长不知几里,宽不知几里,一日冲入云霄,变做一大鸟可飞数万

里,名鹏.

古人有诗云:云开衡岳风雨止,鲲鹏击浪从兹始;沧海横流何足虑,三尺寒江东陵指。

现在常用"鲲鹏"比喻一些宏伟之事,志存高远.一句俗语曰:“学做鲲鹏飞万里,不

做燕恋子巢。”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

则将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蹈海水击三千丈,扶摇直上九万里.彷佛当今之潜艇,

飞豹也!   






赤 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自】:《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赤子:初生的婴儿。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出处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近义
  
纯真无邪

示例
  

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概 述
  

      性本善。赤子之心,就是指具有婴儿一样的纯洁无瑕的心。

  
它是一块莹白的玉,不是华美而耀眼的,却有一种清澈的魅力

  

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被描述为具有童稚气(幼稚),这是因为,他们像孩子一样,


往往带着天真、毫无挑剔的眼光观察世界。

  

在我看来,赤子之心是回归自身的一种表现。人首先要对自己真诚、坦然。

  
善待自己,善待别人。 是开阔、宽容、真诚、温暖、欲求的自然表露。

  
纯洁的心是开放的心。不存在成见。

  
局限于某种认识,以成见看待身边的人或事,是不能称为赤子之心的。

  
心已经被污染,已经存在某种颜色或图画,自然很难容下新的东西。

  
时时清理思维,反省自己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变化的敏感程度,是校验并恢复


赤子之心的最有效的手段。 纯洁的心是吸附的心。喜欢更多的刺激,喜欢更广


泛的接触。 赤子之心也是圣洁心灵的一种要求。

  
赤子之心除了纯洁、真诚、善良、自然等,还应该有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也就



是用求索的心态,追求真理。

  
赤子之心是一种无法污染的神圣。



忧乐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救民于水火之中,博施

济众,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   
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ài)!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欧阳修给他写的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而藉《岳阳楼记》一文广为人知。“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就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逆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范仲淹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了这一信念。例如,天圣七年(1029),30岁的范仲淹还在没有资格进谏的小小秘书阁校理任上,就上书谏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又如,景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富贵非吾愿, 忧乐总关情!

 楼主| 发表于 2011-3-13 08: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雪鸿诗赠
  刘鹏乐全家
  室雅人和美


威腾霄汉,

质玉晶莹.

举阖家乐,

室雅春意浓.


   
   诗中分别嵌入了刘鹏乐并父母之名.

父亲 刘军汉 母亲  史蕙莹  儿子 刘鹏乐 .


霄汉:

   (1).天河。亦借指天空。《后汉书·仲长统传》:“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 宋·张孝祥《踏莎行》词:“趁此秋风,乘槎霄汉。” 元·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曲:“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乾。” 萧三《张家口赞》诗:“塞上歌声冲霄汉,蒙汉回民齐起舞。”
  (2).喻遥远,高远。唐·杜甫《送陵州路使君之任》诗:“霄汉瞻佳士,泥涂任此身。” 仇兆鳌注:“霄汉泥涂,彼此悬隔矣。” 宋·王安石《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
朱绂水云身。”
  (3).喻指京都附近或帝王左右。唐·杜牧《书怀寄中朝往还》诗:“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 明·高濂《玉簪记·占儿》:“亲在桑榆愁日暮,儿游霄汉几时归。”参见“日边”。
  (4).喻高位;高居显要的地位。明·何景明《画鹤赋》:“吁嗟!鸟类比之君子,遇则霄汉,失则荆杞。”

蕙质兰心:


蕙质兰心  (huì zhì lán xīn ) 解释:兰、蕙:均为香草。比喻女子幽闲聪颖的品性。形容心地善良、品质高尚的女子。 出处:南朝宋.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质兰心,玉貌绛唇”示例:况且她虽说是个乡村女子,外面生得一副好姿容,心里藏着一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亦作:“蕙心兰质”、“兰质蕙心”、“兰心蕙性”、“蕙心纨质”、“兰姿蕙质”。

同“ 蘭質蕙心 ”。 柳永 《离别难》词:“有天然,蕙質蘭心。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玉晶莹:品格象美玉一样晶莹剔透,光彩照人.洁白无瑕.



鹏举:

〖释义〗③北溟中的大鲲鱼为了到南溟中去,便变成大鹏鸟飞往南溟。鹏鸟起翅飞的时候,是击水三千里,抟扶摇而上飞便是一去九万里。后诗文中常见的“鹏飞鲲徙”、“鹏举”、“鹏飞”、“鹏抟”、“鹏程万里”、“九万抟风”、“鹏程”、“图南”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此鲲鱼变成大鹏鸟借助扶摇大风南飞及其南飞九万里这件事,诗文中引用借指有才能的人终于有了施展自已的才能的机会而青云得志、大展宏图,也用来比喻人的雄心壮志、宏伟的事业,但多用作咏写人奋发向上、前途远大的典实,也指人远大的前程,某些地方也以“鹏游”比喻书法运笔非常雄健而有力,以“抟空”表示鸟的飞腾,凡此种种用意均随引文而异。
【鹏飞】唐·张率元《云》诗:“映日斜生海,跨树似鹏飞”。唐·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诗:“谁谓青云高,鹏飞终背负”。宋·陆游《和范待制月夜有感》诗:“榆枋正复异鹏飞,等是垂头受馽韈”。。
【鹏骞】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蠖曲虽百里,鹏骞望三台”。唐·柳宗元《既克东蛮,群臣请图蛮夷状……》:“王卒如飞翰,鹏骞骇群龙”。宋·苏轼《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送之》诗:“病后空惊鹤瘦,时来或作鹏骞”。宋·韩驹《次韵曾通判登拟砚台》诗“子少方鹏骞,吾衰作鸢堕”。
【鹏翥】南朝·梁·梁元帝《刘孝威墓志铭》:“曰凤曰雅,文章动神;鹤开阮瑀,鹏翥杨循”。唐·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融泄长离鸣,缤纷大鹏翥”。
【鹏翻】唐·员半千《蜀州青城县令达溪君神道碑》:“龙司北溟,鹏翻南海”。
【鹏张】唐·裴廷裕《授孙屋判户部制》:“鹏张上国,颜渊首冠于诸科;弓招不山,穆生道优于置醴”。
【鹏举】南朝·梁·朱超《奉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唐·白居易《苦雪》诗:“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又《送舒著作生授省度郎赴阙》诗“剑磨光彩依前出,鹏举风云遂后驱”。又《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诗:“鸥栖心恋水,鹏举翅摩天”。唐·高适《别主彻》诗:“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沈”。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诗:“迅拔看鹏举,高音侍鹤鸣”。柳亚子《吴子玉挽诗……》诗:“去长疏略粗能似,鹏举勋名苦未谙”。
【鹏迹】明·徐渭《上提学副使张公书》:“伏睹明公鹏迹霞骞,丰采玉立,德参天地,文协典谟”。
【鹏抟】唐·骆宾王《秋日送侯四得弹字》诗:“我留安豹隐,君去学鹏抟”。唐·张祜《投常州从兄中丞》诗:“旧爱鹏抟海,今闻虎渡江”。唐·杨巨源《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三十韵》诗:“归期先雁侯,登路剧鹏抟”。唐·姚合《赠南山傅山人》诗:“蟠蛰身仍病,鹏抟力未通”。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诗:“隼击须当要,鹏抟莫问程”。宋·陆游《答抚州发解进士启》:“将鹏抟于宦海,姑鸿惭于名扬”。又《书志》诗:“平生不喜作鹏抟,常伴寒螀语夜阑”。明·朱鼎《玉台镜·完娶》“幸今日鹏抟羽翰,曾浴日补天”。明·马朴《少年游·送弟伟若赴正学书院时伯兄归省》词:“兄还弟往人事羡,双璧称雄,五陵遥望群英,济济好共奋鹏抟”。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一回:“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清·戴名世《天簌集·序》:“至于仁甫诗余之焦妙,则当元时有称为如鹏抟九霄”。
【鹏游】唐·蔡希综《书法论》:“夫书匪独不调端周正,先藉其笔力,始其作也,须急回疾下,鹰视鹏游,信之自然”。宋·刘辰翁《忆秦娥·忆仙》词:“碧桃花下醉相逢,说尽鹏游蜂蝶”。
【鹏遊】遊,“游”的异体字。宋·滕宗谅、欧阳修等《鹤联句》:“天地忆鹏遊,云罗伤凤沈”。
【摩天飞】唐·李白《古风》诗:“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摩天翔】南朝·梁·刘孝威《行还值雨又为清道所驻》诗:“徒抱凌云志,终愧摩天翔”。
【鹏翔】《书苑》:“师宜官,书如鹏翔未息,翩翩自逝”。唐·李密《与徐鸿客书》:“龙战于野,鹏翔寥廓,或出或处,且变星霜”。宋·晁补之《游信州南岩》诗:“初如鹏将翔,鹰击群麓背”。宋·安熙《拟古》诗:“振策万里途,超忽追鹏翔”。
【鵾翔】北朝·周·庾信《登州中新阁》诗:“徒然思燕贺,无以予鵾翔”。
【翔鵾】南朝·陈·阴铿《新成安乐宫》诗:“迢递翔鵾仰,连翩贺燕来”。
【翔鲲】南朝·陈·江总《庄周画颂》“梦中化蝶,水外翔鲲”。
【鹏展】清·张廷玉《骈字类编》“鹏”字下“鹏展”条下书证引袁陟诗:“隼击九秋岩,鹏展万里合”。向晓钟《贺〈凤〉书获奖》诗:“鹏展白水黑水间,西京一举史无前”。
【奋北】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长公绣口锦心,不日连枝奋北,老衲萍踪浪迹,来朝一苇度西”
【奋羽】三国·魏·曹植《元畅赋》:“希鹏举以抟天,蹶青云而奋羽”。
【振羽】清·蒲松龄《又呈昆圃黄宗师》:“敢云云霄振羽,不荒陆氏之庄”。
【振翼】清·蒲松龄《同日答万乡绅》:“因思老年台久借寇公,未得振翼天衢,甘苦虽异,而沦落则同”。
【奋翼】清·蒲松龄《上钟圣舆》“而今姪奋翼青云,且羡且喜”。
【展翼】胡裴然《寅年颂两会》诗:“展翼三千里,中华万年新”。
【鹏展翼】1997年7月3日《人民日报·喜迎香港回归楹联选登》:“东海珠还,经济腾飞鹏展翼(陕西·胡主佑)”。胡裴然《自律》诗:“凤老未忘鹏展翼,庚残尚喜笔耕田”。
【大鹏展翼】明·今释《临江仙·李集公补新安令》词:“曾见大鹏展翼,擘开水取龙吞”。
【大鹏奋翼】柳亚子《祝黛娟、锦仪两同志大婚》诗:“赤柱山头建义旗,大鹏奋翼向天飞”。
【大鹏展翅】顾平旦《对联欣赏》三:“无私无畏,光明磊落,肝胆比日月,大鹏展翅,蓬雀心惊”。郭戈《金瓶梅传奇》第三回:“一个腾空跃起摆个大鹏展翅,直取他天门”。《中国古人代孤本小说集·〈解学士诗话〉下层》:“曹尚书出对云:‘小犬无知嫌路窄’。解缙对云:‘大鹏展翅恨天低’。”陈士怡《东方诗词前途远大》诗:“远近闻名歌泰斗,大鹏展翅振文风”。吴祥雄《首乘飞机》诗:“雨奈何,风奈何,大鹏展翅不可挡”。
【鲲鹏展翅】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词:“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邹继昌《兔年春节》诗:“春色融融乐兔年,鲲鹏展翅上云天”。胡裴然《沅陵一中校庆》诗:“桃李含苞盈苑圃,鲲鹏展翅向南溟”
【翅展鲲鹏】胡裴然《辛卯孟秋贺莎莎》诗:“校培桃李逢春雨,翅展鲲鹏越大瀛”。
【大鹏张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海龟曾欺进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
【鹏飞鲲徙】柳亚子《赠陆礼华女士》诗:“鹏飞鲲徙波涛间,燕叱莺嗔粉黛强”。又《次韵酬季丞》诗:“鹏飞鲲徙三千里,鼓伐钟撞万斛舟”。
【鹏抟北海】明·胡汝春《沁园春·述怀》词:“鹏抟北海,蚁战南柯”。
【鹏抟九天】唐·李白《独漉篱》诗:“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万里鹏抟】唐·徐铉《送黄秀才姑孰辟命》诗:“何时王道泰,万里看鹏抟”。
【九万鹏抟】唐·王恽《题常仁卿运使西觐纪行》诗:“九万鹏抟翼,孤忠贺使轺”。明·盛于斯《满庭芳·贺人》词:“好男儿一门忠孝,九万看鹏抟”。
【大鹏抟风】宋·郑亶《钟山访王荆公》诗:“大鹏汎有抟风便,还许鹪鹩附羽翰”。明·凌蒙初《二刻醒世恒言》卷七:“大鹏洵有抟风更,还许鹪鹩附羽翰”。
【鹏鸟抟风】明·费宏《沁园春·贺民悦姪领乡荐》词:“鹏鸟抟风,蛟龙得雨,此是青霄第一程”。
【九万抟风】唐·白居易《劝酒》诗:“春闱未了冬登科,九万抟风谁与继”。
【九万扶摇】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二出:“(小生):此乃是九万扶摇第一程”。
【九天奋迹】明·孟称舜《娇红记》第二出:“天赋多才,逞年少凌云胜笔,怎能够九天奋迹,一身荣贵”。【鲲鹏途程】五代·刘谦《自遣》诗:“鵾鹏鳞翼途程在,九万风云海浪深”。
【云路鹏程】元·王实甫《西廂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萤炎窗二十年”。明·陈霆《满庭芳·写怀》词:“淹误码率了,云路鹏程,伤心处,枕寒衾冷,香梦杳难成”。清·李渔《比目鱼》第二一出:“也知道云路鹏程非甚远,我略扶摇上青天”。
【万里鹏程】明·冯惟敏《南桂枝香·赠行》曲:“拼着你万里鹏程,撇下俺一腔春恨”。明·杨琢《西江月·送舒明府考绩》词:“明当考绩去朝天,万里鹏程大展”。《白雪遗音·〈八角鼓·才郎夜读〉》曲:“发悬梁,锥刺骨,……到头来,才得这万里鹏程、青云独步”。《戏曲选·祭头巾》:“见他人万里鹏程,叹老儒、叹老儒功名无份”。池尚英《民间实用应酬手册·〈书信常用联·祝贺〉》“顷闻喜讯,再祝鸿猷大展、万里鹏程”。吴祥雄《个旧》诗:“一展宏图运帷幄,万里鹏程高举杯”。
【九万鹏程】宋·廖刚《望江南》词:“九万鹏程才振翼,恰逢春貂兖瞩公荣”。宋·赵福元《沁园春》词:“洛殿催班,燃灯赐对,九万鹏程瞬息通”。《续镜花缘》第三四回:“抟九万之鹏程,庆风云之会”。
【九万途程】五代·徐夤《将入城灵口道中作》诗:“高风九万途程近,与报沧洲欲化鲲”。
【万里程】清·蒲松龄《高邮县月课示》:“能向阶闪吐气,当俟夫万里程头”。
【九万程】唐·翁洮《冬》诗:“归去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元·高明《琵琶记》第二出:“奎光已透三千里,风力行看九万程”。1992年12月12日《怀化日报·康心正〈三游五强溪电站〉诗》:“水击三千里,线飞九万程”。
【溟程】唐·权德舆《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诗:“溟涨前程险,炎荒旅梦孤”。
【云程】明·冯惟敏《折桂朝天令·感姪会试》曲:“对灯花此夕,步云程有路”。明·朱有燉《浪淘沙·雨晴凝望》词:“怅望故人无消息,目断云程”。清·蒲松龄《代季男筠与王亲家启》:“今日全倾八斗,决云程之振翼飞遥”。
【鹏程】唐·道潜《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诗:“来岁如今好时节,看君高步蹑鹏程”。明·无名氏《绣襦记》第十出:“喜风流蕴藉,有谁能匹,谩追随风枕恩情,且莫问鹏程消息”。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二出“待奋鹏程,自有彩毬当果,敲打着看花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六出:“越王台上海边天,可是鹏程便”。清·陈球《燕山外史》卷六:“所虞髀肉易生,久淹骥枥,还幸鬓毛未改,速奋鹏程”。清·蒲松龄《广额》三:“果其学足攀龙,何患鹏程遥渺”。清·唐孙华《喜夏重捷北闱》诗:“才大共怜淹马足,兴阑初送上鹏程”。
【鹏路】北朝·周·庾信《大将军赵广墓志铭》:“鹏路忽摧,龙津遂壅”。唐·欧阳元《罗浮山赋》:“庶飞抟于鹏路,终饮啄于龙池”。唐·杜甫《入衡州》诗:“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唐·孟郊《右金母飞空歌》诗:“灵观空无中,鹏路无间邪”。宋·魏了翁《眼儿媚·南叔生日》词:“如兄才誉居人上,鹏路正看看”。宋·林横舟《大江河》词:“鹏路横飞,蟾宫直上”。
【云路】唐·刘商《……饯张侍御赴河南……》诗:“会使抟风羽翮轻,九霄云路随先鸣”。
【鹏衢】唐·黄元之《润州江宁县瓦棺寺维摩诘像碑》:“宁闻搏击鹏衢,栖遲凤沼”。
【九万】南朝·梁·梁元帝《玄览赋》:“且搏摇以九万,乍高飚而三千”。唐·李白《古风》诗:“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唐·黄滔《寓题》诗:“三千九万平生事,却恨南华说北溟”。明·刘三吾《满庭芳·代赠指挥师掾张子正》词:“鹏程风九万,抟霄健翮,径度蓬瀛”。
【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抟,一本作“扶”。宋·陆游《寓驿舍》诗:“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明·沈璟《义侠记》第四出:“二十年一场春梦,不能勾奋云程九万里,则落得沸尘海数千里”。清·蒲松龄《王如水〈问心集〉序》:“噫!他日故人之中,有击水扬鬐,抟扶摇于九万里”。
【鹏程万里】唐·唐彦谦《留别》诗:“鹏程三万里,别酒一千钟”。宋·镂钥《送袁安赴江州节推》诗:“鹏程万里兹权舆,平时方义师有余”。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俺也曾蠹简三冬依雪聚,怕不得鹏程万里信风挟”。元·朱庭玉《仙侣·袄神急·贫乐》曲:“鸠巢一枝,鹏程万里,堪叹人生同物类”。明·杨珽《龙膏记·开阁》:“莫叹儒冠久误身,鹏程万里终当奋”。清·邱心如《笔生花》第三回“鹏程万里无难到,雁塔千层定许摩”。柳亚子《济远盛绳岷市曾廷泉之材美……》诗:“世界大同终有日,鹏程万里莽难穷”。方之《内奸》:“地方上的人氏都说严家大少爷鹏程万里,要是在前清,四人大轿乃至八人大轿是坐稳了的”。
【鹏飞万里】清·邱心如《笔生花》第七回:“看汝一表堂堂,丰神卓异,岂是久居下人者,将来必获鹏飞万里”。
【鹏抟万里】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君公水状》:“凤鸣千仞,鹏抟万里”。明·陆人龙《型世言》第十八回:“鹏翮劲抟万里,鸿声永著千秋”。
【抟翼万里】《花月痕》第四六回:“激浊扬清,人才辈起,独有虬髯,抟翼万里”。
【鹏翼万里】唐·元稹《送友封二首》诗二:“鹏翼张风期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鵾鹏万里】柳亚子《晚别香港》诗:“空桑三宿我何曾?又纵鵾鹏万里程”。
【鲲鹏万里】胡裴然《庆祝建党八十周年》诗:“鲲鹏万里全国志,国力腾飞折斗牛”。
【万里鲲鹏】陈介夫《八十二岁书怀》诗:“三秋鼓乐惊寰宇,万里鲲鹏卷巨澜”。
【云程万里】明·胡文焕《南西廂记·莺莺探病》:“料云程万里终奋,姻缘必谐连理,登荣就亲还有日,何须苦苦相荣系”。明·戴冠《踏莎行》词:“云程万里从今去,文章应中青钱选”。
【前途万里】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节操》:“裴晋公质状渺小,相不入贵,……寻诣相者,相者审度声色顿异,大言曰:‘此必有阴德及物,此后前途万里,非某所知也’。”
【前程万里】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崔铉》“为儿时,随父访韩晋公滉,滉指架上鹰令咏焉。吟曰:‘天边心胆架头身,欲以飞腾未有因。亏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縧人’。滉曰:‘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三折“自洛下飘零到这里,划的无所归栖,……指望待末尾三梢,越闪的我前程万里”。元·石君宝《曲江池·楔子》:“自来功名之事,前程万里,全要各人自去努力”。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一回:“况兼我又无父母挂念,家私尽可赔偿,你顾前程万里自去”。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况且秀才是个读书之人,前程万里”。清·惜阴堂主人《品花宝鉴》第九回:“前程万里,悔觅封侯”。田汉《关汉卿》第十二场:“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吴建国《新拍案惊奇·〈五色石〉卷五》:“兄不必没志气,年正青春,前程万里,及今奋发,后来可量”。
【大鹏九万里】宋·张炎《台城路·饯干寿道应举》词:“事业方新,大鹏九万里”。
【鲲鹏飞万里】清·崔述《感遇》诗:“鲲鹏生北溟,一飞可万里”。
【鹏飞九万里】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诗:“鹏飞九万里,勿借风一箑”。
【大鹏扶摇九万里】1992年第1期《辽宁青年》刊有吕志贵《大鹏扶摇九万里》为题之文。
【扶摇直上九万里】1993年12月11日《湖南日服·傅舒斌〈书是家园〉》:“庄子势贯长虹,扶摇直上九万里,北溟南海,无所不在”。
【扶摇九万里】明·黄遵宪《登巴黎铣塔》诗:“扶摇九万里,一笑吾其偿”。郁达夫《感伤的行旅》一:“坐在黄包车上的身体,好像在腾云驾雾,扶摇上九万里外去了”。
【云程九万里】明·沈璟《义侠记》第四出:“二十年一场春梦,不能够奋云程九万里,则落得沸尘海数千里”。
【扶摇九万里】见上[抟摇九万里]条下引。
【大鹏九万】明·易震吉《鹊桥仙·送别》词:“大鹏九万任扶摇,怎肯被山薶了”。
【鹏程九万】唐·吕定《登东岳》诗:“鹏程九万扶摇近,世界三千指顾低”。《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金谷怀春》:“剪烛西窗清论后,鹏程九万看翱翔”。袁林、沈同衡《成语典故》“鹏程万里”条下释云:“由于这段神话故事,产生了‘鹏程万里’、‘鹏程九万’等成语,形容志向远大、前途无限,人们常把它用作祝贺或自勉的话”。刘万国、侯文富《中华成语辞海》“鹏程万里”条下释云:“亦作‘鹏程九万’、‘前程万里’、‘万里鹏程’”。
【扶摇九万】唐·卢象《青雀歌》诗:“逍遥饮啄安涯分,何遐扶摇九万为”。宋·刘辰翁《浣溪纱》词:“直上扶摇九万,满天星斗共招回”。明·周拱辰《水调歌头·读〈庄子〉》词:“扶摇九万,跌落反成羞”。明·许论《水调歌头·送梁右渠赴河津》词:“嗟此去,名益显,位方荣,扶摇九万,相思何许问归鸿”。柳亚子《得蕴玉女弟海外书郎寄诗》诗:“扶摇九万鹏抟翼,莫忘沧海有故鸥”。又《七月二十五日寄馨丽女弟渭潭……》诗:“扶摇九万心灰热,鹏翼摩天事岂妨”。
【九万扶摇】宋·秦观《纪梦答刘全美》诗:“洗眼看君先一鸣,九万扶摇从此始”。
【抟风九万】唐·方干《寄于少监》诗:“抟风九万即前程,名将日月同时抟”。宋·罗诱《祖择之学士士惠示吏隐宜春郡奉答》诗:“抟风九万期鹏翼,且傲松轩弄彩毫”。明·夏树芳《汉宫春·送忠儿试南都》词:“登车谁是?抟风九万,歌尘天衢”。
【九万抟扶】唐·袁皓《及第后作》诗:“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九万图南】明·夏树芳《桂枝香》词:“九万图南,指日表章芳躅”。
【鲲鹏图南】清·梁起超《过渡时代论》一:“惟当过渡时代,则如鲲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
【鹏翼图南】柳亚子《<陆郎曲〉赠子美》诗:“一朝鹏翼图南去,斥鷃藩篱笑岂知”。又《赠杨德昭将军杰克逊舟中作》诗:“鹏翼图南志未休,欣逢李郭正同舟”。
【图南】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惜图南之启运,恨鹏翼之未举”。南朝·梁·刘孝威《行还值雨又为清道所驻》诗:“安能久沦辱,图南会有方”。《魏书·邢峦传》:“夫图南因于积风,伐国在于资给”。唐·钱起《送李大夫赴广州》诗:“图南不可御,惆怅守薄暮”。唐·元稹《寄浙西李大夫》诗:“由来鹏化便图南,浙右虽雄多未甘”。唐·杜甫《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七:“图南自有风云便,且整双箫集凤楼”。
【南图】唐·高适《东平路作》诗:“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明·何景明《樊少南子说》诗:“何子曰:‘鹏,庄生所称南图者也’。”明·汤显祖《寄侯徐闻邓母》诗:“真妃南斗向南图,游子登堂泪欲枯”。明·刘三吾《百字令·代赠杨知事》词:“南图得意,遇风高展鹏翼”。清·蒲松龄《代毕韦仲祭孙孝堪》:“公不北顾,我不南图,鸡黍之约难赴,讌集之期久疏”。清·陈球《燕山外史》卷六:“昔年挂折文锋,即图南而失利”。
【鹏图】唐·皇甫琼《对策》诗:“掩鹏图而该魏纲,漆园无控地之词”。唐·杜甫《奉赠萧二十君》诗:“鹏嵊仍矫翼,熊轼且移轮”。唐·陈陶《宿岛径夷山舍》诗:“一饭未遑饱,鹏图信悠哉”。明·姚绶《水调歌头·云东偶兴》词:“蜗角触蛮声势,鹏图掀天事业,毕竟付归休”。柳亚子《赠别沛泉姚锡九钟国权》诗:“鹏图好展垂天翼,龙战真成缩地方”。
【鹏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赞》:“言必鹏运,气廉鸿惭”。唐·李商隐《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击水三千,暂随鹏运”。唐·朱子奎《昭仁寺碑铭》:“吹剑首于雷门,巢蚊睫于鹏运”。明·夏树芳《御街行》词:“拟吞龟文雄吐凤,只赤看鹏运”。明·李东阳《后登舟赋》:“幽会鹏运于九程,讬鸿心于一纸”。明·马祖常《送宋城夫太监祠海上诸神》诗:“鹏运连番舶,轺归愿冀群”。
【鲲运】宋·陈造《贺二石登科》诗:“此去提衡霄汉上,鹏抟鲲运更论程”。
【鵾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余谓一心真一太极,前辈谓鹏抟鵾运,不足计其高深”。鵾,“鲲”的异体字。
【鳞运】犹“鲲运”。因鲲系大鱼,而鱼有鳞,故称。明·皇甫汸《秋夜把酒对月》诗:“鳞运有代谢,蕣华无长妍”。
【海运】晋·郭璞《江赋》:“极泓亮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南朝·梁·何逊《初发新林》诗“舟归属海运,风积如鹏举”。唐·独狐及《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诗:“海运同鵾化,风帆若鸟飞”。清·黄景仁《忆昔篇和赵味辛》诗:“天旋海水运,六螭无停策”。清·刘献廷《水仙操》诗“天行海运旋宫音,万象回薄由人心”。
【大鹏海运】明·李应策《西江月·郊游对客》词:“烘花饰柳正阳春,好喜大鹏海运”。
【大鹏出海】殷文圭《寄贺杜荀鹤及第》诗:“大鹏出海翎犹湿,骏马辞天气正豪”。
【鵾鹏得志】元·关汉卿《陈母救子》第二折:“你端的似鵾鹏得志秋云长”。
【鹏翅抟扶】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诗:“骥蹄初蹑景,鹏翅欲抟扶”。
【扶摇上抟】北朝·周·庾信《正旦上司宪府》诗:“孟门久失路,扶摇忽上抟”。
【九万抟】唐·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归来权可取,九万一朝抟”。
【抟扶】唐·喻凫《赠离商隐诗》诗:“羽翼恣抟扶,山河便笔驱”。唐·杜甫《大历三年有诗凡四十韵》诗:“五云高太甲,六朋旷抟扶。”唐·白居易《渭村退居礼部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诗:“煦沫诚多谢,抟扶岂所忘”。唐·李咸用《投所知》诗:“谁能借得抟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宋·范成大《题杨子容扇》诗:“双竹轩窗听读书,垂天去翼要抟扶”。
【扶空】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诗:“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宋·陈亮《洞仙歌·丁未寿朱元晦》词:“向天上头些字,是雕鹗抟空”。
〖释义〗④鲲鱼变成鹏鸟然后才能海运南飞九万里。后诗文中常见的“鲲鹏变化”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鲲鱼变成鹏鸟这件事,诗文中引用,常用来比喻有理想有才能的人突然崛起终有凌云实现自已远大理想的时候,又由于鲲鱼变成鹏鸟,其目的是为了南飞到南溟中去,故有关酬赠赴任南方官员的诗作中常用及此典以为祝颂之词,但愿其人志得意满、有所作为;也用来比喻广阔的空间、雄伟的气势,也用指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或用来咏写巨大无比的鱼的典实;由于鲲鱼不能变成鹏鸟,就只能困在北溟之中无法实现它去南溟的愿望,因此人们也以“鲲化鱼”这一用典比喻志士仁人蒙难红尘而不得志,但诗文中引用,“鲲”一作“鵾”;又“鹏力”这一用典即指鹏鸟这一南飞的力量,诗文中引用,表示巨大无比的力量;又“鹏术”这一用典即指鹏鸟高飞九天、远飞南溟的这一本领,诗文中引用,借指人的杰出的才能;又“鹏天、”、“鹏霄”、“鹏霄万里”、“九万鹏霄”这些用典比喻九天云霄,也用来比喻广阔的空间,引申之,也比喻人的远大前途。
【鲲化】唐·谭用之《送友人归青社》诗:“吟看桂生溪月上,醉听鲲化海涛翻”。宋·陆游《寓驿舍》诗:“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鵾化】唐·独狐及《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诗:“海运同鵾化,风帆若鸟飞”。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署防御等宙牒·卢韬》:“未从鵾化,聊屈鸾栖”。唐·皇甫松《大隐赋》:“到如龙章凤姿之异,鵾化  立之姿”。宋·黄庭坚《次韵和答孔毅甫》诗:“鹏飞鵾化即逍遥游,龙章凤姿终作广陵散”。
【化鲲】唐·杨莱儿《和赵光远题壁》诗:“定知羽翼难随风,却喜波涛未化鲲”。唐·徐夤《将入城灵口道中作》诗:“高风九万程途近,与报沧州欲化鲲”。明·刘伯温《为韩兄铭题画石鼎联句图》诗:“嗟哉二子尔曷冤?如井谷驸当化鲲”。清·严复《哭林晚翠》诗:“荐剡能为鹗,雄图欲化鲲”。
【鹏化】唐·李中《海上和郎戬员外赵赴职》诗:“一朝凤诏重微入,鹏化那教尺鷃知”。唐·齐已《送刘秀才往东洛》诗:“年来逐鹏化,一举上瀛洲”。唐·元稹《寄浙西李大夫》诗:“由来鹏化便图南,浙右虽雄我未甘”。唐·白行简《新月误惊鱼赋》:“岂鹏化之质,不能奋飞”。宋·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诗:“胪传天咫尺,鹏化海汪洋”。《枕上晨钟》第十五回:“谁说璞藏无识者,须知鹏化自天然”。
【鱼化鹏】唐·李商隐《洞庭鱼》诗:“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鱼鹏化】唐·李群玉《登蒲涧寺后二峰》诗:“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
【鱼化鵾】清·孙树衍《黄二游黄山归索赠长句》诗:“雄鸡一鸣惊逊琨,附子不羞鱼化鵾”。
【鱼化鲲】唐·邵谒《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诗:“在鸟终为凤,为鱼须化鲲”。
【鲲化鱼】唐·郑启《严塘经乱书事》诗“鲲化鱼队潜鳞困,鹤处鸡群病翅低”。
【巨鱼化】宋·晁补之《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诗:“尝闻庄生说,乃慕巨鱼化”。
【鵾鹏化】五代·徐夤《北》诗:“穷溟驾浪鵾鹏化,极海寄书鸿雁迟”。
【鵾化鹏】唐·柳棠《答杨尚书》诗:“一鱼喫了终无愧,鵾化为鹏也不难”。
【鲲化鹏】《续镜花缘》第三四回:“脱鳞甲而长毛羽兮,北溟之鲲化为鹏”。
【鲲为鹏】唐·牛僧儒《玄怪录·张老》:“且夫雀为蛤,雉为蜃,……鲲不鹏,万物之变化,书传之记者,不可以智达,况耳目之外乎?”
【鵾鹏变】清·邵齐涛《汉镛以长句述余衡山旧游赋示》诗:“莫叹鵾鹏犹未变,此才会向蓬山见”。
【天池变】唐·陆希声《寄巩光上人》诗:“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逡巡”。
【鵾化天池】唐·钱起《巨鱼纵大壑》诗:“龙据回地轴,鵾化想天池”。
【鹏变南溟】唐·权德舆《唐故义武军节度张使公遗爱碑铭》:“鹏变南溟,发边关之道译”。
【北溟化鳞】唐·卢肇《及第送潘图归宜春》诗“三载皇都恨食贫,北溟今日化穷鳞”。
【鲲化北溟】宋·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诗:“何时鲲化北溟波,好在豹隐南山雾”。
【变化鲲鹏】唐·杜甫《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变化鵾鹏】明·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杜于慈恩寺塔下》诗:“沈埋随剑玺,变化有鵾鹏”。
【鵾鹏变化】唐·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诗:“鵾鹏疑变化,罔象何恢诡”。唐·殷文圭《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诗:“鵾鹏变化知难恻,龙蠖升沈各自由”。宋·刘炎《王仲惠诗醉笔聊和》诗:“鵾鹏变化不可量,安指天地为一息”。
【鲲鹏变化】宋·陈亮《水调歌头·和赵周锡》词:“安识鲲鹏变化,九万里风在下,如许上南溟”。
【鵾鹏化北溟】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先太夫)又曰:‘只怜燕市人如旧,未见鵾鹏化北溟’。谓是岁壬甫兄应兆试未售也”。
【鲲鱼化北溟】《骈字类编》卷二一九“鲲化”条下引王逢诗:“不逢嘉树生南国,犹梦鲲鱼化北溟”。
【大鱼生羽翼】明·汤显祖《庚午过孟尝君墓》诗:“大鱼生羽翼,东帝偃秦军”。
【九万鹏霄】宋·向敏中《酬冠平仲》诗:“九万鹏霄振翼时,与君同折月中枝”。
【鹏霄万里】南唐·李中《献张拾遗》诗:“献替频陈忠誉播,鹏霄万里展雄飞”。
【鹏霄】唐·王勃《乾元殿颂》:“臣闻鹏霄上廓,琼都开紫禁之庭”。唐·李峤《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唐·李中有诗句云:“鹏霄休叹志难伸”。明·张居正《贺元旦表》:“迓淑气于鹏霄,垂宪章于象阙”。
【鹏天】唐·赵冬曦《酬燕公出湖见寄》诗:“鸾翮非常戢,鹏天会昭旷”。清·文廷式《鹧鸪天·即事》词:“错从蚁穴闻牛斗,自从鹏天任燕猜”。
【鹏力】唐·骆宾王《姚州道破贼露布》:“举鹏力以扬威,耀犀渠而贾勇”。
【鹏术】唐·王勃《再上武待极启》:“循方极弊,尚言风雨之间;无翼濡鳞,犹失江湖之士,况乎九天鹏术,一代龙门”。
〖释义〗⑤鲲鱼变成鹏鸟后,从北溟飞往南溟,连续飞行六个月的时间才休息一次。后诗文中常见的“大鹏六朋”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鹏飞六个月才休息这件事,诗文中引用,借指人暂息园林不问世事,也指人仕途受阻;又由于鹏飞六月之“六月” 二字与农历一年十二月中之“六月”在字面上完全相同,故咏写人酬志于六月天的诗文中亦常见引这些典故以为祝颂之词,也指人远游后暂时的歇息。
【鹏息】唐·刘禹锡《酬李相公喜归乡国鞏县夜泛洛水见寄》诗:“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明·归子慕《癸巳冬寓杭州西湖寄世同》诗:“岳游抚拳石,鹏息叶底眠”。
【鲲鹏息】柳亚子《开元、漱芳招饮陪梁钟静夫人宴饮……》诗:“又向华堂醉兕觥,鲲鹏才喜息南征”。
【大鹏息】唐·黄滔《寄同年李侍郎龟正》诗:“昆璞要疑方卓绝,大鹏须息始开张”。唐·刘禹锡《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员外之名……》诗:“大鹏虽暂息,一举出人寰”。
【垂天息】唐·刘禹锡《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员外之名因以诗以报洛中士子见寄之什》诗:“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康按:垂天,一本作“大鹏”。
【六月一息】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迟速》词:“未行先止,鱼上竹杆人噪喜,九万抟鹏,六月天池一息通”。明·汤显祖《寄傅太常》:“委清署而游瘴海,秋去春归,有似旧巢之燕,六月一息,无异垂天之云也”。
【大鹏六月】唐·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示长句》诗:“大鹏六月有闲意,仙鹤千年无躁容”。
【南图六月】明·汤显祖《避暑饮贺明为别作》诗:“更说图南方六月,无能分与北窗凉”。
【图南六月鹏】唐·权德舆《李十韶州寄途中绝句使者取报修书之际口号酬赠》诗:“莫言向北千年行雁,别有图南六月鹏”。
〖释义〗⑥大鹏从北溟飞往南溟,借助盘旋而上的扶摇大风直九万里。后诗文中常见的“扶摇直上”这一用典即本此而来,诗文中引用,表示人迅速地向上,也比喻人得志而不断地高升,但引用时又作“扶摇而上”、“抟摇直上”;又“扶摇”一词,本来是指由下向上括起的暴风,风之盘旋有似羊角,大鹏因之而直上九万里,后诗文中遂引“扶摇”这一用典借指盘旋直上的狂飙,亦指人奋力上进、腾飞,也指人腾飞的机遇或远大的前程,但诗文中引用,因通假现象又引作“颫颻”等,由于受到鹏鸟事的影响,故又引作“鹏风”等,详下:
【扶摇直上】宋·黄机《八声甘州》词:“政恐功名相同,便扶摇直上,龙尾螭头”。明·无名氏《鸣凤记·林公避兵》步云衢扶摇直上,行看咫尺玉阶仙杖”。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大人步步高升,扶摇直上,还望大人栽培呢”。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一六:“从此,顾祝同的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罗伦辉《望远行·牵牛花》:“绿叶红花匹配佳,扶摇直上姿婀娜”。
【直上扶摇】《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续镜花缘〉第三四回》:“直轶类而群螭兮,直上扶摇而为最”。
【扶摇而上】袁林、沈同衡《成语典故》“鹏飞万里”条下释云:“‘扶摇而上’或‘扶摇直上’,也是一句成语,形容导速地向上。‘扶摇’本是由下向上括起的暴风,这是说是乘风向上的意思,也可比喻得志高飞”。
【抟摇直上】唐·李白《上李邕》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羊角扶摇】明·今释《南乡子》词:“羊角起扶摇,转轴回关势更骄”。
【扶摇羊角】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词:“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九万鹏风】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迟速》词:“未行先止,鱼上竹杆人噪喜,九万鹏风,六月天池一息通”。
【九万里风】宋·苏轼《次韵郭功甫》诗:“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今悔不卑飞”。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乍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与造物同游”。宋·陈亮《水调歌头》词:“安识鲲鹏变化,九万里风在下,如许上南溟”。
【九万风】唐·李群玉《登蒲涧寺后二岩》诗:“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唐·李商隐《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作》诗:“天地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宋·钱公辅《众乐亭》诗:“葺成世界三千景,占得鹏天九万风”。清·陈球《燕山外史》卷七“双雕叠中,旋从春榜题名,从此三千击水,九万博风”。
【羊角风】唐·刘禹锡《吐绶鸟词》诗:“如何一借羊角风,来听箫韶九成曲”。唐·白居易《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诗:“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声律启蒙》卷上:“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
【北海风】唐·许浑《酬河中杜侍御重寄》诗:“文章已变南山雾,羽翼应抟北海风”。北溟,即北海。
【扶摇风】《文选·张景阳〈七命〉》:“凌扶摇之风,蹑坚冰之津”。
【鹏程风】明·刘三吾《满庭芳·代赠指挥师掾张子正》词:“鹏程风九万,抟霄健翮,径度蓬瀛”。
【鹏风】唐·司空图《委曲》诗:“水理漩洑,鹏风翱翔”。
【抟风】南朝·梁·简文帝《阻归赋》:“蹑九枝而耀景,緫六翮而抟风”。唐·温庭筠《送孔北海墓二十韵》诗:“揭日招东百夏,抟风滞北溟”。唐·钱可复《莺出合》诗:“抟风翻翰急,向日弄吭频”。唐·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抟风飘不散,见蚬忽偏摧”。五代·徐夤《奉和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诗:“抟风乍息三千里,感旧重怀四十年”。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八:“纵辔诚亏于远到,抟风勉屈于卑飞”。宋·王安石《寄李秀才兄弟》诗:“怒水抟风雪垅高,乱流追我只鱼舠”。又《邢太保有鹤折翼因作上韵》诗:“稻梁且向人间觅,莫羡抟风起北溟”。宋·陆游《冬晴行园中》诗:“细推物理孰不余,抟风未可嘲卑飞”。明·张四维《双烈记·寇逸》:“夹攻内外施英勇,看他鹏翮怎抟风”。
【摇风】南朝·梁·江淹《恨赋》:“摇风忽起,白日西匿”。即“扶摇风”之省文。
【扶摇】晋·葛洪《抱朴子·交际》:“灵鸟萃于玄霄者,扶摇之力也”。唐·元稹《有鸟》诗:“翩翾百万徒惊噪,扶摇势运何由知”。宋·辛弃疾《满江红》词:“莫信蓬莱风浪融,垂天自有扶摇力”。清·魏源《送陈太极出都》诗:“威风乘扶摇,一举乘天衢”。1995年5月4日《怀化日报·康志阳〈咏风筝〉诗》:“鹰翔意气比天高,一被牵连不自聊。倘得春风剪断线,长空万里任扶摇”。
【  颻】《文选·江淹〈恨赋〉》:“摇风忽起,白日西匿”。唐·李善注:“《尔雅》曰:‘  颻谓之飇’。  ,音扶。颻,与‘摇’同”。《玉篇》中《风部》:“  ,父娱切,风自下为之  颻也”。《文选·陇南机〈文赋〉》:“粲风飞而猋  ”。唐·李善注:“《尔雅》曰:‘  颻谓之猋’。”
【搏摇】南朝·梁·梁元帝《玄览赋》:“且搏摇以九万,乍高飚而三千”。“扶”与“搏”音同因互通。
【扶舆】唐·韩愈《送廖道士序》:“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婉  扶舆,磅礴而郁积”。明·刘基《满庭芳·寿石未公》词:“收拾尽,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孙克山《祭伍轶博士文》:“南纪奥区,扶舆磅礴,笃生哲人,树立岳岳”。
【扶与】清·朱起风《辞通》卷七“扶摇”条下收有“  颻”、“搏摇”、“扶舆”诸条。“扶舆”条下引《楚辞·王褒〈九怀昭世〉》:“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又引王逸注:“‘舆’一作‘与’。”又引洪兴祖补注:“《庄子》‘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疏云:‘旋风曲戾,犹如羊角。’《音义》云:‘风曲上行曰羊角’。”朱起凤按云“旋风谓之扶摇。‘  颻’音义同。字亦或作‘颫’,《广韵·十虞》云:‘颫风,大风’。‘搏’字当从‘木’作‘榑’,与‘扶’字同音。舆,‘摇’声之转,犹‘褕狄’亦作‘摇翟’也。《楚辞》洪注引《庄子》即已足”。
【扶抟】元·萨都刺《山中怀友》诗:“高林容偃蹇,众翼避抟扶”。元·柳贯《载酒堂》诗:“咄哉恺悌神所劳,云路矫首看抟扶”。明·何景明《赠樊生鹏》诗:“即看成羽翼,何日起抟扶”。
【羊角】《对韵集锦·〈对韵全璧续编〉卷下〈八庚〉》:“愚对智,走对停,羊角对雷霆”。
【鹏飇】唐·王勃《上皇甫常伯启》:“鹏飇既接,仰云迳而将趋,龙阪可登,指星台而有望”。
【飇】《文选·扬雄〈长杨赋〉》:“猋腾波流,机骇逢轶”。唐·颜师古注:“猋,与‘飇’古字通也”。康按:飇,同“飆”。字又作“飚”或“颷”,此不录。
【猋】《尔雅·释天》:“扶摇谓之猋”。晋·郭璞注:“暴风从下上”。猋,音biao。
【焱】同“猋”。明·张岱《夜航船》卷一“羊角风”条下引《尔雅》曰
发表于 2011-3-16 09: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拜读先生大作受益匪浅。引经据典、出处详实,可见先生治学之严谨、学识之渊博。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0: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常拜读先生大作受益匪浅。引经据典、出处详实,可见先生治学之严谨、学识之渊博。
竹林人家 发表于 2011-3-16 09:20



    谢谢谬赏!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