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5044|回复: 8

[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 作家杜文博先生报告文学《画乡群芳》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 08: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052631nqbv8niszpd0mmms.jpg

052639bxvbjnko4hnh0uox.jpg
0536020nqaq848aiv8voi6.jpg
0526504wcntk7kwwc9sak7.jpg


·序一·

画苑群芳艳' l8 s- J7 P5 a, \2 h
文坛气象新

中共户县县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 张阅农

户县农民画从诞生到发展壮大,已走过了50多年的辉煌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专业辅导者的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户县先后出现了200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作者,400多名创作骨干,100多位知名画家,累计创作了10万件作品,其中1500余件在国家级刊物发表,500余件在国内各级美术展览中获奖,4500多件应邀在4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近20000件被国际友人和国外博物馆收藏,多幅作品登上国家名片——邮票。可以说,户县农民画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兴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户县乃至为陕西、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她已成为户县最具特色的地域名片,成为户县对外的文化标志。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不断加大对户县农民画的扶持力度,一是丰富载体,通过开展“新壁画”活动,扶持建设农民画庄20多个,每年至少举办两期培训班培训新作者,壮大农民画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农民画服务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二是加强管理,对作者进行评等定级,并争取按级别享受政府津贴,激发广大农民画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三是繁荣创作,鼓励多出精品,每年举办一次农民画精品评选活动,不断扩大农民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民画的影响力;四是完善资料,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国户县农民画史略》、《中国户县农民画大观》、《中国户县农民画集》、《画乡开拓者丁济堂》等多部农民画史料,为户县农民画事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还没有一套专门记录农民画家创作、生活和成长的专著出版。杜文博先生《画苑群芳》一书的面世,虽然仅仅记录了20位农民画家,但仍为我们弥补了这一缺憾,让我们有了进一步走近农民画家,了解他们曲折的创作道路、体味他们艰辛的成长经历、感悟他们成功的人生经验的机会。

杜文博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喜爱书法,早在上世纪60年代也曾尝试过农民画创作。先后从事教学和新闻工作,曾在国家、省市县报刊发表通讯报道100余篇,多次荣获教学和新闻奖项,是位优秀的教师、记者和编辑。从编辑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保持着当年工作中的冲劲儿,为了搜集农民画家的资料,他不畏严寒酷暑,常常骑车数十里,起早贪黑上门采访,披星戴月伏案撰稿,精心修改,数易其稿,为这部近30万字的《画苑群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壮心不已、笔耕不辍的敬业精神,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治学品格和心怀画乡、情系事业的责任感令人感动和敬佩。

《画苑群芳》付梓之际,谨以此文感谢杜文博先生的辛勤创作,让我们有幸领略这20位画家的风采,并希望他继续不辍笔耕,为更多的农民画家著文立传;希望广大农民画作者扎根生活,汲取营养,潜心创作,多出精品力作;祝愿户县农民画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再创辉煌。

是为序。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8: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有部分优惠购书,杜文博,联系电话,13468929376

                                              后  记

     当《画苑群芳》的最后一句话落在稿纸上,我长长地舒了一口,原来空气这般清新。肩上的担子担到了头,揉揉肩膀,那种感觉好极了。静下来整理思想,感觉是一团乱麻,但抽出任何一个头儿,都会抽出一种体验。

一眨眼功夫,2008年站在了我人生的门口,敲着门说,你已走进花甲,车到站了。我不信,昨天才参加的工作,怎么会呢?然而,日历就摆在面前。盘点昨天,我真懊悔自己的碌碌无为。

突然地走出户县新闻宣传中心,空虚立即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上来,让我不知所措。我安慰自己,曾站在了一所职中的讲台上,又拿把二胡在教师村老年自乐班滥竽充数地当起南郭先生。然而,那空虚的沟壑总是填不满。看来,我只有陪伴着空虚走进老境的深处了。

一次,与几位朋友相聚,他们鼓励我用笔头去填那空虚。朋友真有高见,我像是在云雾里突然看到了太阳。

这笔头去做谁的文章呢?我移动思想的鼠标,开始在故乡的屏幕上搜索。一个又一个对象闪在眼前,比较中,我选择了户县农民画。一个设想在我的思想里走出来:要为户县农民画家出一本报告文学集。这谈何容易?狂妄。确实狂妄。户县农民画走过了50多个春秋,留下的文字千千万万,还没有谁用一本报告文学集来为户县农民画家群体树碑立传。你一个曾经的县报小记者,能行吗?我鼓励自己,先摸着石头过河吧。

当我把这一想法摆在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雒志俭馆长的办公桌上,他用笑声包裹着热情支持我。受到鼓舞,我想,就从他身上起步吧。2009年那个严寒的冬季,一项秘密的工作便在地下开始了。电动车带着我一趟趟冲进农展馆,漫谈中收获了几大本材料,拿回去带着怦怦的心跳精心地选择、剪裁、构思、行文,苦苦熬了10多天,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文章请来了馆长夫妇,馆长听得笑了,夫人却哭了。

这笑声和哭声是对我劳动的肯定,我获得了一份动力,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因为摸着石头过河已迈出了第一步。

然而,我太小视了这项工作。当我真正上了路,才看到前面摆了那么多的困难在等着我。春夏秋冬,我在季节的转换中头顶炎暑和严寒;县城农村,我在公路土路上饱尝着孤单和疲惫。坐在桌子旁,热闹从街道上挤进门来诱惑着,我总是挡住自己的脚步;朋友来电约出去玩,我哈哈一笑失陪了。我太眼红街道上自由自在的脚步,也想出去感受一下,但怎么也感受不到,因为心里总是冒出:今天的任务还没完成呢。我的目光还在浏览着外面世界的精彩,双脚带着身子已不由自主地转身往回走。

整整一年的笔耕,我饱尝了创作的苦辣酸甜。有时阻力欺得我几乎坚持不下去了,这才真切地感受到,那浩瀚的书海里,每一本书的背后都藏着一份艰辛。我敬佩作家们把精神的食粮奉献出来,更敬佩他们在生产这种精神食粮过程中的那份毅力和坚韧。我也感受到,那些胸前佩戴着奖牌手中挥舞着鲜花的运动员,他们脚下的领奖台是用磨难、痛苦和汗水浇铸的。

终于,《画苑群芳》与读者见面了,我又面对着一种评判。不管褒贬如何,我感到欣慰的是,在人生的暮年为画乡的文化建设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困难时期得到的帮助是金子。在《画苑群芳》编辑和付印期间,县领导和许多文朋好友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户县县委陆晓延书记、户县人民政府张永朝县长、县人大吴如意主任、县政协徐化民主席等领导在百忙中为本书题词,县委宣传部张阅农部长、县作协杨涛主席分别为本书作序,县农展馆雒志俭、王文吉等领导为本书的撰写和付印给予很大的付出,著名农民画家刘志德先生审阅了文稿,文友崔旭国、王生哲,省作协会员、户县四中《沧浪》文学社主编赵武荣老师等为本书的付印作了很好的策划,县书协石侃之主席为本书题写书名,文友陈永茂设计封面,焦万利、石有铭、郭永韬、李景宁、白拓、赵成林、王喜昌、刘利斌、麻跟阳、刘秋燕、陈云鹏、韦教习、段钢等先生为本书的付印都给予了很大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对报告文学又是初涉,加上时间仓促,对农民画家的定位和叙写肯定有不足之处,恳请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0年12月

杜文博& A! v2 Y: a; Q; O2 e0 G- X5 [* O
1948年生,1972年从教。教书之余,嗜笔写作如酒,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原《户县报》发表散文、小说,后调入该报社任记者、编辑,2003年,转入户县新闻宣传中心。在省市县报刊杂志发表消息、通讯、言论、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20余万字。通讯《千首诗词吟抒公仆人生》获第三届“新世纪之声”征文二等奖,入编《共和国颂歌获奖作品选》。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9: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胆识做强农民画

                                                              ——记户县农民画家曹全堂

1988年,在老家秦渡镇北街盖起两间三层楼房建起农民画室。

2000年,租东韩村500平米文化宫办起农民画廊,展出作品600余幅。

2002年,在太平森林公园盖起三间两层计200平米的楼房,建成作品展览与创作为一体的工作室。

这是曹全堂用近40年不懈的追求铺展在画乡大地上的一幅多彩的画卷。他的儿子曹康在长安区办起园林工艺构建厂。

一年中,团聚是一家人唯一的奢望。

然而,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全堂先后有《山村农家乐》、《闹春图》、《望丰收》等6幅作品在全国展出或获奖;有《割芦苇》、《春回大地》、《吉祥原野》等12幅作品在全省展出或获奖;有《秋播》、《护林员》、《硕果》等10幅作品在全国或陕西省美术刊物发表;有《关中大娘》、《豆腐坊》等4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或省民俗馆收藏。

1996年,应邀赴美国、日本举办农民画展览和访问。1997年,国际16家艺术团体联合授予他《世界书画名人证书》。1998年,被团县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农民画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户县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

这是一种用智慧和胆识托起的事业。是秦渡古镇风土人情的深厚底蕴,是他困顿时在朋友搭建的扶持平台上的历炼,是他对农民画的那份执著的追求,启迪了超人的智慧,造就了永不服输的信念。

让我们共同走进曹全堂的人生历程,去领略他的那份胆识和那壮丽的农民画事业。


秦渡古镇

独有的风土人情滋养的生存意识


沣河从沣峪出山,沿途接纳了高冠、祥峪、太平等河之水,咆哮着流到这里,便舒展开一二百米的身驱。那不羁的浪涛不得不平静成细细的涟漪驯服起来,只只小船哗哗的木浆划过来,便把东来西住的旅客送上岸。后来,这水域的怀抱先后托起一线木桥、石桥,迎接远道而来经商者的脚步。于是,在河的西岸,那些本地和外地的商贩,不谋而合地经营起市场。相传,东晋时,在这秦人之地的沣河两岸以船为桥设立渡口,秦渡镇因此而得名。

秦渡镇从历史的深处走到上世纪50年代,依旧演绎着古镇的繁华。那南、北大街和西大街形成的丁字形街市,被高耸的古城墙固守着,每日,南、北和西大门打开来,热情地迎接四方八面的旅客;每逢集日、年关,以水为邻的集贸市场比《清明上河图》的景象还热闹。

集镇上,那栉比鳞次、琳琅满目的传统酒坊、药铺、粮行、土产铺、柴市及手工业洋货商行,耐心地培养着市民们的经商意识。

这是关中地区久负盛名的一个古镇。

曹全堂家住古镇的北街。祖辈经营着笼箩和染料生意,到他父亲手里,这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做笼箩生意是与有钱人打交道,要用厚道留客。我父亲的生意很有人气,家里卖染料的那面秤盘被腐蚀得又黑又薄,人们都说那染料好,铺子整日的客人拥拥挤挤的。”

全堂对父亲经商之道十分佩服。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思绪又回到那人生的童年。

那是镇北门外的牲畜市。七八岁的全堂和几个小伙伴掺和在几个成年人中间,看那两个经纪人用一顶旧草帽遮着黑白两只手,那张胡子巴碴的嘴在不耐烦的黑脸上张开又合上,那白脸上的皱纹拉得很深又立即抹平。

“这个数是整的,这个是零的。”

“给你还这个整的,这个零的。”

“摇头不算点头算。”

那只细白的肥手在软料袖筒里摇着,点着头,白净脸上几丝笑意被一片难色包裹着。

小全堂抬头看看那两张老脸,又把小脑袋钻进那草帽下,那黑白的指头正捏来捏去,

“去、去、去,娃们家一边耍去。”

孩子们喊着“摇头不算点头算”,嘻嘻哈哈地被那胖乎乎的白手赶跑了,但那要价和还价的意识种在了他们小小的心田。

礼拜天了,这些小家伙们又客不离货地聚在一起,学着大人们的样儿,在那个小沙堆前做起了生意。那罐头盖儿做的秤盘被小手儿盛上了沙子,石块做的秤锤便在筷子的秤杆上走来走去,那几个小嘴儿往往为着秤杆的高低争吵起来。

那秤盘称着公平买卖的意识。

而秦渡镇集市的大秤盘上展现的布老虎、花裹肚、窖窝帘、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品的厚重分量和价值,更是牢牢地吸引着小全堂的目光和脚步。他背着书包挨个儿蹲在那些小摊前,小手拿起布老虎、窖窝帘等就忘记了上学的时间。

过年过节了。小全堂又被母亲的巧手引到一种美妙和香甜之中。街道上的婶婶姨姨们,拿着红纸白纸找上门来,人称“大巧人”的母亲,手中那小花剪便在炕头几个女人的嬉笑中,飞出喜鹊,开出牡丹和菊花。小全堂也帮着母亲把那花儿、鸟儿糊在自家的窗棂上。那些面花儿还不时惹出了他的口水。谁家新婚的闺女婆家要过会了,全堂的母亲便被请去做面花儿。她那双手把案上大小的面团搓着、拧着,一只狮子、一头老虎便蹲在甑箅上。那虎背上还扎着用萝卜、洋芋雕成的花花鸟鸟。等那狮子、老虎从热气腾腾的锅里跃出来,胖乎乎地煞是可爱。小全堂看着母亲给那狮、虎上彩儿,不时把小手指衔在嘴里,同时一种喜爱也咽进他的肚子里。他看着两大盘面花被放进一副担子里,担在肩上,顺着沣河岸闪远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永远地闪进他的眼帘里。

全堂上学了。背的书包里总是装着毛笔和水彩,那瓶墨汁拿在手里,袖口和前襟被染得黑乎乎的。到了四年级,他临帖的毛笔字像模像样,美术作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一次看到秦镇小学围墙外,那户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人家,房屋三面环水,很是好看,便画了一幅铅笔画,还被美术老师贴在学校的黑板报上呢。

“咱画画还在家里演了一次恶作剧呢。”

全堂自责着儿时的天真无知,笔者却感受着绘画艺术在他心底的萌生。

那天,母亲未在家,姐姐的中午饭做得不合他的口味。他气不打一处来,拿起毛笔,在墙上画出了姐姐做饭的样子。尽管姐姐被画得头大身子小,那扬起的铁勺歪歪扭扭,铁锅、锅台也画得有失形象,但他是用绘画作了向父亲倾吐内心不满的证据。父亲被逗笑了,他却委屈地哭了。

全堂的初中生活,更让他感到委屈。他是在“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口号中被拉出去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劳动。然而,放学回家,他用临摹样板戏剧照来充实课余生活,慢慢地掌握了放大画作的技巧。

1972年,初中毕业的全堂被推荐去上高中,然而他放弃了。

“那时,在外工作的干部,一月也就几十元的工资,而我们秦三大队有铁匠铺、菜园、沣河道还有出售的沙子壕。生产队的工值相当高,一个社员的月收入比国家干部强多咧。又受当时‘读书无用论’影响,咱对念书就没感兴趣。”

全堂说完,停了好一会儿,他是在心里进行着自我反思。

有思想的青年,绝不会让自己的人生随波逐流,即使是在那浩劫的年代。全堂就是这样的青年,他在秦渡镇很快就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坐标:干起油漆活儿。因为他有绘画的基础,同时,要在秦渡镇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上,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意识更给了他一种动力。

然而,万事入门难。看着镇上出售的箱子柜油漆的木纹那般生动,那花那鸟青一色地描画得那般鲜活,吸引得他的脚步常常吃饭时忘了回家。他也想过拜师学艺,但这样的师傅在当时都比较保守。

“只要想学,就有办法。镇上有谁家请匠工油漆家具,我就以借东西为名偷着去看;人家用过倒了的颜料废渣,拿些回家便琢磨研究;又买了油漆的书籍反复学习,在几块木板上不断练习,调出不同颜色,进行对比,很快就掌握了油漆技术。”

几种色调的木纹板挂在门前,全堂开始招徕生意了。几个箱子柜画出去,他的名气便传扬开来。他人生的第一项事业,便被那灵性和执著涂染得极富色彩。一面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面干油漆活儿,不错的收入也把他的家庭生活烹调得有滋有味。


秦三美术组开展农村美术宣传活动鼓起绘画的风帆


1972年,秦渡镇秦三大队办公室。

门前,那面黑板报的组版、文字、插画等组织得很有水准;周围房屋的墙壁上,几幅壁画也画得相当气派,它们共同渲染着一种政治气氛,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那天,一位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东瞧瞧,西望望,看到办公室门前没有行人,便加快了脚步,到了门口却停了下来,红着脸,隔着窗子向里面望着,

“谁——”声音从屋里传出来。

“我——”应答的声音低低的。

“进来。”

小腿微微抖了一下,站住,然后一阵碎步轻轻进去了。

“我想……想学画画。”

一位个子高高的青年人坐在办公桌前,抬起头打量着眼前的碎小伙,脸上浮出了笑容。他就是刘志德。

“把你画的画拿出来看看。”

那碎小伙在口袋里摸着,折叠着的纸片掏出来展在桌子上,

“画的还可以,能参加。”

全堂便成为秦三大队美术组的正式成员。

他是日日看着刘志德带领美术组成员,在村里轰轰烈烈搞宣传而产生向住之心的。但又怕自己水平低人家不接收,晚上便在油灯下临摹人头像;美术组一有活动,就抽时间去观看,有时还帮着给那些大哥哥递尺子,递粉笔,他多想给他们说,自己也想参加美术组活动。那天,他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和真诚敲开了美术组的大门。

“秦三美术组对你从事农民画事业有着怎样的影响?”笔者看着全堂回忆往事的那份兴奋,很想知道引发那兴奋的缘由。

“秦三美术组开发了我绘画的悟性,把我带进户县农民画队伍,帮我确定了人生的发展目标。”

全堂有声有色地介绍起来,也把笔者带进了那在刘志德的指导下,美术组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和搞创作的岁月。

就是在秦三美术组,他的创作灵性在《沣水朝晖》、《交售生猪》、《山村机收》、《大队护林员》等作品中开始显现。其中《大队护林员》是受刘志德在广播里表扬大队一位护林员模范事迹的启发而创作出来的。他多次接触、观察那护林员,感受着他那尽职尽责的精神,并对沣河岸边的树林景物进行速写,一幅构图便在他眼前呈现出来:

月光下,一湾蓝灰色的河流神秘地从上游流过来,那岸边的树林又从眼前走进远处的朦胧中,树阴里,社员们聚在一起正看着电影。屏幕上,一位护林员戴着一顶雨帽,手里提着一盏马灯,肩上扛着铁锨穿行在道旁树间。那马灯燃起的一点亮光和林间电影机打在银幕上的一道光线呼应着,成为夜色中的亮点,辉映着不同人物的精神世界。

全堂就是于那夜色中呼应的亮点显现着过人的灵性。1975年,户县文化馆辅导老师王志杰在秦三大队办训练班,对这幅画给予充分地肯定,并对那月光下树林远近色彩的变化进行了指导。全堂重新创作出来,大获成功。这幅画后在《人民中国》对外版的杂志上发表了。

《大队护林员》创作的成功,坚定了全堂对自己选择的艺术之路的信念,秦三美术组和户县农民画辅导者为这信念涂染上亮丽的色彩。

带着一种创作的冲动,走进户县文化馆多次参加创作训练班,成为全堂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人生唱响的主旋律。

“那时,只要文化馆办创作训练班,我就要求参加。那种创作的气氛非常和谐,和那些有名气的作者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创作经验。我创作的作品,不时受到丁济堂、刘群汉、王志杰等老师的肯定。”

全堂掰着指头算着他那一时期创作的作品:《赤脚医生》、《种药材》、《山村汽车站》、《采访》、《割芦苇》、《鱼满塘》等。《山村汽车站》、《采访》、《割芦苇》还在相关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丁济堂老师说我的《山村汽车站》画得很有生活气息。”

那是怎样的《山村汽车站》?

一块汽车站牌竖起在弯弯的山路边,那作为山村标志的山峰、悬崖、河道勾画得相当简单。而站牌下,一伙头上裹着毛巾,腿上扎着布跕,脚上蹬着布麻鞋的山民,手里提的山果袋子,肩上背的药材、兽皮、木棍、土鸡、野兔等,却刻画得那般细致,他们正在等车要把这些山里的土特产运出去,换回现代生活的日用品。

这个《山村汽车站》已经成为表现山村现实生活的一个窗口。试问,有多少画笔具有这样的概括能力?

“这幅画是如何创作出来的?”笔者的语气里不能不带着敬佩。

“是悟出来的。”全堂说得很轻松,“看到一种生活现象,要多想,想与它相关的事物,想得越丰富、越深刻越好,然后从中选择、提炼。动笔前要胸有成竹,出现在画面上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9 q7 {3 }/ J/ z( q! L7 [


精辟,它出自农民画作者之口,让笔者咋舌。

笔者曾经问过全堂:“你是如何刻苦创作的?”

“我不刻苦。”

笔者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难怪刘群汉老师对全堂的评价是:有灵性。

这灵性也与绘画大师的指导分不开。

1975年,中央美院在秦三大队开门办学。作为秦三美术组的成员,全堂有幸旁听专家授课。美院学生白天参加劳动,早晚上课,他就每天早晚按时前往,和美院学生一起听老师讲构图知识、工笔重彩技法,在指导中画写生、素描。几个月的专业学习,为他的创作打下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后又从镇上画油画的作者全秉合那里学到了油画的构图、上色等专业绘画知识。虚心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9: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序二·



穷且益坚

户县作家协会主席 杨涛

户县是以农民画而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可以说,户县农民画在上世纪曾经让户县人风光了好长一段时间。因而,历届的县委、政府领导都曾经把户县农民画当作户县的一张名片往外打。

说起来,我对户县农民画还是情感深厚的,因为我从1984年调到县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时就开始了对户县农民画的报道。《户县报》办起之后,我任总编10年期间,对户县农民画也是情有独钟,只要有新闻亮点,每次都竭尽全力报道。我给刘志德、刘知贵写过散文,写王景龙的报告文学在文化部的杂志上发表过。最有趣的是上世纪90年代,王景龙、雒志俭、张青义等三人去美国访问、讲学,我写了农民画在美国的散文,发表在《西安晚报》周末版,那期报参加了全国晚报大展。那篇稿件体现了西安特色,为西安增了光,让报社领导和周末版编辑商子雍兄高兴了好一阵子。后来《陕西日报》也发表了此稿。过了一年,《陕西农民报》办月末版,还让我将此稿修改后又发了一整版。

我曾经有将户县农民画写本书的想法,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但由于懒吧,终未能如愿。那日文博兄将一叠写户县农民画作者和有关辅导人员的稿件置于我的案头时,我惊讶异常,欣喜万分。

文博兄和我是庞光乡党,过去从教,是我把他调到报社当编辑、记者的。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文人,一身的书生气。工作兢兢业业,为人处事和平厚道,在报社同事中颇有好评。后来,我离开报社,他退休了,我们很少见面。一次在郭永韬给儿子结婚的喜宴上,我同他坐一张桌子。他对我说,他正在写农民画作者传记,想出书,完成后让我看看,给他写篇序言。我本想辞掉,因为我已改行绘画,久不动钢笔,对于文字的确有些生疏了。另则,我现在怕动脑子,不愿费神,的确我也推拖过不少这样的事。但对于他,我无法谢绝:一是我们曾经是同事,二是我们是乡党,三是他写的是农民画作者,让我有些感动。

试想,现在出书那么难,要自费,首先经济是个大问题;再则,写农民画,要跑遍全县采访作者,丁济堂老师还在西安,找一次真不容易,太麻烦,太辛苦。自己花钱,去出书宣传农民画作者,宣传户县农民画,除了这类痴迷于文学和文字的老报人、老书生杜文博之流,谁还干这样的“傻事”?

作为同道的我,还占据着县作协主席这个位子,无论序写得好与坏,都是义不容辞的。

他写了20位与农民画有关的人,洋洋洒洒几十万字。

这几十万字,通过写辅导老师伯乐识马,精心策划,艰辛指导,以及好多作者的成长过程,展示了户县农民画从起根发苗到辉煌灿烂,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发展。

户县农民画是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但我们不可否认谢志安、山景明、丁济堂、刘群汉等一批辅导人员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工作的尽职,对作者的一种深情,户县农民画就不会有今天。

当然,我们更不能忘记老一辈农民画家通过自己的辛勤和努力,创造出一大批好作品,为户县农民画创造了辉煌。刘志德的《老书记》、李凤兰的《春锄》、董正谊的《公社鱼塘》、张林的《业大更勤俭》等等,在全国美术界曾经引起轰动,让许许多多专家、名家也为之震惊。

刘知贵、雒志俭、王文吉等一大批农民画家,在全国性的美展中频频获奖,让国人真正感受到户县农民画的魅力,也把这些手握锄头的大老粗真正当作艺术家。

我们更要看到,改革开放后,曹全堂、刘沣涛、张青义、潘晓玲等一批中坚力量,在农民画艺术进入市场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文博兄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平实地叙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农民画,了解农民画家,同时也被他们的人格力量所感动。

在如今人们被金钱的欲望把心胸撑得快要爆炸的年代,文博兄依然做着美好的文学梦,并且一步步把梦变成现实,试图用精神食粮来感化人,教育人,为这个浮躁的世界送去一丝清凉的风。

也许有人会嘲笑他的固执与痴迷,但我相信文学艺术永远是美妙而神圣的。这种美妙是再多的钱财和物质也不能替代的。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文博兄正是这样的文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9: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 录

序一

画苑群芳艳
# @5 d8 y3 g6 ~9 {文坛气象新………………………张阅农1

序二

穷且益坚…………………………………………杨 涛3


笑藏绿丛托群芳

——户县文化馆老馆长谢志安与农民画的故事……………1

一个人和一幅大作品

——记户县农民画辅导干部丁济堂…………………………29

“老书记”的艺术情怀

——记户县农民画家刘志德…………………………………61

周总理说她“女中豪杰”

——记户县农民画女画家李凤兰……………………………93

“架人梯”传承农民画

——记户县农民画家刘知贵………………………………113

奥运火炬手的风采

——记户县农民画家雒志俭………………………………130

志在农民画繁花似锦

——记户县农民画家樊志华………………………………150

举家力擎“画乡”品牌

——记户县农民画家刘沣涛及农民画之家………………165

从“白桦林”走进“吉日”

——记户县农民画家王文吉………………………………184

农民画天空闪耀的星

——记户县农民画家程敏生………………………………202

激情创新厚道做人

——记户县农民画家李克民………………………………222

艺术与人生同样精彩

——记户县农民画家李周成………………………………238

“中华巧女”绘出艺术人生

——记户县农民画女画家潘晓玲…………………………253

用胆识做强农民画

——记户县农民画家曹全堂………………………………272

农民画产业拓荒牛

——记户县农民画家张青义………………………………293

困苦难舍画笔情

——记户县农民画家赵生涛………………………………310

梅花流芳香无价

——记户县农民画女画家刘桂梅…………………………321

心有灵犀一点通

——记户县农民画女画家沈英霞…………………………333

彩笔绘出的感动

——记户县农民画女画家谭永莉…………………………342

用希望焊接美好生活

——记户县农民画女画家付蕊霞…………………………354


后记………………………………………………………………36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9: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景宁祝贺杜文博新作《画乡群芳》出版诗一首

2010年1月25日,杜文博先生《画苑群芳》座谈会在户县召开。陕西楹联学会副会长、户县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焦万利、西安楹联学会副会长、户县上林苑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景宁、户县书协主席石侃之、户县作协主席杨涛、户县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沧浪分会会长赵武荣、户县著名书法家陈永茂、作家郭涌涛、韦教习参加。杜文博,户县报社编辑,历一载笔耕,出版《画苑群芳》。归来感怀赋诗。

上林瑰丽赖群芳,百朵奇葩绽芬香。
汗水凝结一页史,为人作嫁亦辉煌。

李景宁祝贺杜文博新作《画乡群芳》出版楹联

苦影耕耘,斯成大著;
独身跋涉,又励群芳。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9: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杜文博报告文学集《画苑群芳》面世
    杜文博报告文学集《画苑群芳》面世

     由退休记者杜文博创作的报告文学集《画苑群芳》一书近日出版发行。该书浓墨重彩、饱含深情地记述了谢志安、丁济堂、刘志德、李凤兰等20位户县农民画事业的开拓者或知名农民画家的人生轨迹与艺术生涯,是我县第一部专门记录农民画家创作、生活和成长的专著,为人们了解与研究户县农民画发展历史和画家群体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如意、县政协主席徐化民分别为该书题词,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阅农为该书撰写了题为《画苑群芳艳,文坛气象新》的序言。
(记者 朱云涛)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有部分优惠购书,杜文博,联系电话,1346892937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12: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彩笔绘出的感动
——记户县农民画女画家谭永莉
        
        生活往往是残酷的,因为它不时用不幸推出一幕幕人间悲剧,让撕心裂肺的悲情催人泪下;生活又是异常精彩的,因为那些不甘沉沦的悲剧人物,用一种感人至深的精神,把悲剧演绎成一出出喜剧,去催人奋进。
        谭永莉就是一位这样的人。
        
从爱情不幸中走进农民画
        
        农家房舍的热炕头,靠墙的炕柜上摆放着各种时鲜的食物。铺开的新被上,小孙孙高兴地站在乐得合不拢嘴的爷爷背后捶着背。地面上,年轻的媳妇端着碗笑嘻嘻向炕头的婆母走来;房门开了,下了班的丈夫提着公文包迈进了门。
        这是农家一幕常见而令人动情的生活场景。
        这是一幅展现在画纸上的农民画,标题是《常回家看看》。
        寂静得如同夜晚的居室里,女主人谭永利坐在画桌前作画。桌子上的每一点响动,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子,会在室内平静的水面溅起一朵震撼的浪花。她用笔蘸着桔黄颜色、在那“丈夫”的脸上涂着,几滴泪水却控制不住地落在画面上。
        她也有过让她心醉的爱情生活。
        1982年,她与在户县消防队任指导员的丈夫吴省堂结了婚。这位当年完全可以进咸阳消防支队和西安消防支队的年轻人,却执意留在他深爱着的户县。1985年,她因深爱着丈夫也从凤翔调到户县,在南关中学任美术教师。她凭借自己的绘画技能和热情除了给学生上好美术课,还经常参与社会公益宣传活动,为多家部门单位组织举办各类展览,让她的名气飞出校园,1988年被调入户县司法局,做专职法制宣传。
        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爱情美满幸福,一个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儿子更让家庭日日飞扬着笑声和甜蜜。
        “晚饭后,我们坐在一起谈着各自的工作和学习,谈着所取得的成绩和受到的奖励,只觉得身边的空气都是甜的。节假日,我们一起去孝敬老人,探亲访友,或到农村踏青,到山林旅游,到城市观光购物,生活是那样地厚爱着我们。”她在心里想着。
        幸福与满足从心底涌到她的脸上。
        然而,当她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感念着生活对她丰厚馈赠的时候,不幸却从她的背后悄悄逼近:丈夫患病,医治无效,2000年倒下了,家庭的支柱倾倒了。
        白天,她带着疲倦和工作中一些不顺心的事下班回到家,多想向深爱的人倾诉,然而对面的椅子却是空的。
        夜晚,她一觉醒来,下意识地触摸着身边的被窝,里面冷冰冰地空着。
        要买蜂窝煤了,要灌煤气了,她再也不会坐在沙发上,看着那亲近的身影。
        节假日,想出去散散心,买点东西,儿子叫一声“妈”走吧,他们的身边却永远缺少一个呵护他们的人。
        她停下手中的笔赶快擦着那泪水,把头偏向一边,儿子与儿媳的结婚照映在她的眼帘。
        思念呀,思念像汹涌的洪水冲击着她的心堤。
        她不知道远在广州工作的心肝儿子现在干什么?他们或许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他们或许在一起交谈,交谈着千山万水之外的妈妈,不知她此时又在干什么?他们正把一种祝愿遥寄给远方那深爱着的娘。
        她微微闭上眼睛。是儿子开门走进来,他刚放学。“妈,妈……我……我不想……念书了,我要到医院看护爸爸。”不应该出现的忧愁罩在他这个未成年人的脸上。
        她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不知道了。
        “妈、妈——你——”
        她突然什么也听不到。不知过了多久,当她慢慢睁开眼睛,发现正靠在儿子身上,那是一脸眼泪和鼻涕的儿子。
        “你——要——念——书。”她一字一顿地说着,声音那么低沉。
        那是在2000年,丈夫病重住进医院,而儿子的高考也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
        “儿子呀!你是妈唯一的希望和依靠,妈心里再苦,也要强忍着,一定要把你培养成才,那也是你爸的希望!”她劝导着儿子,也在心里鼓励着自己。
        丈夫走了。她强打精神,从悲痛中站起来,工作之余把心思,把精力全投放在照顾儿子高考学习上来。白天,她常常在思念中以泪洗面,但儿子放学一回家,笑容便浮现在她脸上,饭菜端出来了,她享受在儿子咀嚼的甜蜜中。深夜,不管儿子学习多久,她一直陪伴着,觉得他饿了,便打开炉子为他忙做夜宵。
        那是一种怎样的笑容?那是怎样做出的饭菜?母爱在思亲中演绎着人间最伟大的情感,儿子啊,是否咀嚼出这种人间至爱的深味?
        儿子很争气,20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安慰和回报了慈母那颗凄苦无私的心。
        看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送儿子去大学报到,她想哭,也想笑。那泪水是希望得以实现时挂着的喜悦,那笑脸是思念更加强烈时流露的凄苦。
        她用彩笔在那“丈夫”的脸上涂着,她把心思默默地传给自己的丈夫:“咱们的儿子毕业后在南方那座大城市工作,2009年又结了婚,娶了个能干漂亮的媳妇,你听了一定高兴吧!”
        她也很高兴。然而,儿子给她带来了喜悦,却把孤独扔给了她。回到家,陪伴她的只有那空旷的房子。
        孤独无情,她被推进逆境。然而不甘沉沦的她,从这逆境中踏出了一条多彩的路。
        2003年,她开始搞剪纸。后来,又重操旧业提起了毛笔,练书法,画国画、油画,思念和孤苦在剪刀和毛笔的舞动中,淡化着,缓解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终于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她走在街道上,一幅幅农民画那样强烈地撞击着她的眼球,那种贴近生活而又富有民间艺术风格的画作常常让她流连忘返。她观察着生活,看到夫妻双双成对地走着,看到一家几口人开怀地谈笑着,一种羡慕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羡慕,让她产生着强烈的创作冲动。2006年,她采用农民画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常回家看看》,表达一位不幸者对幸福的深切感受。这幅画带着一致的好评,走进户县农民画展览馆,这幅画也把谭永莉带进了户县农民画队伍中。
        
        用画笔放飞生活的激情
        
        2008年上半年,户县农民画协会组织为奥运会创作一批农民画。
        谭永莉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去。白天,她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思维慢慢进入了状态,不知道时间的流逝。当一种构思完整地呈现在草图上,她在喜悦中感到肚子有些饿,抬头看看钟表,不由得“呀”地一声,那已是下午二三点钟了。草草吃一点东西,碗还没顾得洗,又进入了忘我的世界。窗口的玻璃慢慢地由明转暗再转黑她全然不觉,有时因一个美好的念头,触动得她喜笑颜开地抬起头时,才发现夜幕降临了。她为自己倒下一杯水,取来一块蛋糕之类的食物,一面吃一面看着眼前的画面。突然,她感到某个形象需要修改,赶快伸手过去,那块蛋糕竟成了画笔。蛋糕的碎渣撒在画面上,让她一阵地心疼。吃完蛋糕,感到有些口喝,端起水杯,送入口中的,是一种不知啥时就已变成的冰凉。
        几个月的艰辛创作,馈赠给她的是5幅农民画。
        拿着创作画,她走进户县农展馆。第一幅展开了:在一间桔红色调的房间里,窗子上贴着五个福娃和奥运五环标志的窗花。农家的大炕上,一位年轻健美的母亲正给怀里的婴儿喂奶。在她的身旁,堆放着由12种色块的布料缝制的被子,这12个色块绘制着12生肖图,还有那为孩子四季备用的不同款式的一件件衣服,一盘盘红枣、桂元、鸡蛋和孩子的成长影集。
        “好,意境新、色调美。”雒志俭馆长拍手叫好。
        那是怎样美好的意境?那年轻健美的母亲,不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那怀中的婴孩不就是在祖国母亲养育下幸福成长的福娃吗?那炕上堆放的衣物、食品、影集,不就是祖国母亲为每个福娃健康成长提供的物质和精神的营养?那艳丽温暖的房间,不正象征着祖国母亲的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这幅画言在宣传奥运吉祥物福娃,意在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是一幅好画。”
        《福娃》在几个评委一致的肯定中被评为奥运会礼品画,谭永莉的另两幅画《北京欢迎你》、《心系奥运》也同样被选为奥运会礼品画。
        谭永莉不会忘记,她为奥运会复制《福娃》等三幅画的日日夜夜。每幅画要复制30多张,一个月时间要复制一百余张。激动的她感到一种压力。
        “我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按时完成任务。”
        她叫来弟媳、妹妹、兄弟都来帮忙。白天,她顾不上吃饭,弟媳也不好意思喊饿;晚上,画到凌晨二三点钟,他们实在撑不住了,手拿着笔爬在桌上就瞌睡了。一开始,她喊过几次,后来不喊了。她知道,他们是实在困了,她也想舒展一下腰身,要从椅子上站起来,但她的努力没有成功:腿是麻的,腰是硬的,使劲站起来,一种疼痛那样强烈地钻进心里。她觉得对不住弟媳他们。一百余幅画就是在她对他们的愧疚和不懈地坚持中按时完成了。一种对奥运奉献的真情,让她在忘我地付出中收获了最大的精神享受:那幅放大制作的《福娃》在中华世纪坛得以展出,并被《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等报刊杂志刊登。
        一位走进户县农民画队伍仅两年多的作者,就有三幅画被选为奥运会礼品画,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这奥秘就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农民画的热爱而激发出的那种执著精神。
        谭永莉10岁时,受剪纸能手母亲的影响,爱上了剪纸和民间绘画。上中学时,一次得到印有刘志德《老书记》的农民画页,爱不释手,夜晚在油灯下,展纸临摹。1978年,考上凤翔师范美术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美术教师。后随丈夫来到户县,1988年被调到司法局,专职进行法制宣传,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市级法制宣传先进个人。工作之余,不辍研习书法、国画、油画。这一切为她创作农民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她一加入户县农民画协会,就立即探索农民画的艺术风格,贴进生活进行农民画创作的尝试。《常回家看看》的获奖,激活了她创作的热情。
        “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撞击着我的心,让我感动。我一坐下来,它们便在我眼前活起来,是那样的赏心悦目,是那样催人奋进。它们像是在对我说:画出来吧,去和更多的人分享。”
        感动在谭永莉的心里翻腾着。她拿起画笔,那感动顺着笔尖流在画纸上,构成一幅又一幅感人至深的艺术品。
        一层又一层山坡浪涛般起伏着。依恋在山巅上的夕阳,还在用她的热情把天空、山峦染成醉人的桔红,而在山与天之间却亮起一道多情的金色。山头上,云朵般的羊群,在牧童叭叭脆响的鞭声中,飘动在这金色里,凝固成一道永恒的剪影。
        这是谭永莉2007年创作的《暮归》。作者用桔红、金黄、雪白三种色彩,把对山村牧羊暮归的独特感受,浪漫而富有诗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它有油画的韵味,但不是油画的写实,有国画的意境,但不是写意国画的简约,这就是户县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风格。
        同样创作于2007年的《情暖人心》,在白蓝相间组成风雪天的冷色调中,把人民政府给独生子女户送衣物的浓浓暖意,在显明的对比中强烈地表现出来。那白色的蔬菜大棚、人家屋顶、起伏的地面,与层次有致的蓝色天空、树木、小河、路径,勾画出一幅和谐统一的风雪天。而小桥上,手里提着、抱着衣物的人物的夸张变形,把一种关爱的深情呼之欲出地传达给站在房舍前出迎的女主人公。整个画面,景物的装饰性,与色调、内容的有机结合,使作品达到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黄土情》是谭永莉运用农民画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情感的一幅比较成功的作品。清风吹拂下,摇成一片跃跃欲飞的气球般的红高粱,为作品勾画了一个生动的背景。近景处,舞在最前面的老公,背着手,脸面被信天游、秦腔吼得通红,中间的孩子,边跳边吹唢呐的腰身,跳动得要展翅飞翔。赶在后面的老婆,扭着秧歌甩起的红绸,和身姿一起飘起,飘飞着一种按捺不住的激情。整个画面,人物的动感,在剪纸与装饰的技法中飞扬着,洋溢着一片热烈欢快的黄土情。
        谭永莉的《幸福的歌》、《人心所向》、《明天是个好日子》等作品,同样以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大胆创新,获得大奖而成为她的代表作。
        作为剪纸代表作的《历经沧桑》,和她创作的农民画相媲美,更为剪纸的创作拓开一条创新之路。从2003年起,每年剪一幅大型生肖团花,用以向全县人民新春祝福。每幅圆形团花,围绕一个生肖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渲染烘托,让一个个重大事件,在对意象艺术组合的欣赏中,留在人们记忆深处。2007年,和谐中国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这一年是猪年。谭永利创作的猪年团花,中心圆里牡丹盛开;向外扩大,第二圆环,12个小猪跳着欢快的舞蹈;第三圆环,猪妈妈为小猪奏着和谐曲。圆环间连线由桂花和如意图案组成,象征富贵如意。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谭永莉精心设计了由中心圆和五层圆环组成的迎奥运团花剪纸。中心圆仍是牡丹盛开,象征四海同心;第一层圆环是12只老鼠吹着小号欢迎各国运动员来北京;第二层圆环由像花朵般的五环奥运标志连接组成;第三圆环是24个老鼠敲锣打鼓,与第一圆环吹号的老鼠相呼应;第四圆环由朵朵盛开吐香的梅花组成,象征全国人民欢庆奥运年,奥运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这套命名为《历经沧桑》的剪纸,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在农民画辅导中实现人生价值
        
        户县中医医院住院部那间重病室。
        病床上,一位打了十几天点滴的中年患者仍沉沉地昏迷着。紧张、焦急的神情,在不时进出的医护人员脸上传递着。中午12时刚过,病房门推开了,谭永莉带着乳汁果品来到病床边,轻轻地呼唤着,给她的回应是急促地呼吸和紧闭的双眼。
        一股泪水怎么也禁不住地从她眼里涌出来。已经是几个中午了,她急急地赶来看弟弟,但一天又一天昏迷的弟弟总是让她的心揪得紧紧的。昏迷中的弟弟怎么会知道坐在他身边的姐姐,心里翻腾的苦楚?
        谭永莉擦着泪水,手巾刚攥住,那泪又冒出来。泪啊,成了姐姐向弟弟交流的唯一语言。谭永莉的弟弟是一位参加过老山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功臣,转业后也来户县工作。姐弟俩都离乡宝鸡,亲情相依在这第二故乡。现在,弟弟患脑溢血多日昏迷在病床上,姐姐最不愿往坏处想,但种种不祥总是冒出来,让她心里惴惴不安。
        她的耳边,那一声声从心里流出的真诚话语,也同样让她十分不安。
        “谭老师,你就放心去看你弟吧,下午,我们一定会好好地画画。”
        “谭老师,有啥需要帮忙的,告诉我们一声。”
        “永莉,大家让你放心地去,你就去吧!”理论指导教师樊志华也催促着。
        两行泪水挂在永莉的脸上。
        下午,两点钟,培训班60名学员,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自觉。每个人坐在自己的画桌前,或用铅笔构图,或用彩笔上色,那专注的样子像是空中有一种力量在鞭策着。
        突然,教室的门推开了。几十道目光像是接到一项命令,一齐射向门口,又随着移动开来。
        谭永莉站在讲台上。
        学员们有的站起来。想说什么,但张开口,一个字都没说。她们知道要说的话已经说过多次了,而每次谭老师总是按时到教室像平时一样指导大家的创作,往往手正在指点着这位学员的构图,嘴却要回答另一个学员提出的上色问题,然后过去把色彩调好,供学员使用。这需要一种怎样的忘我精神,去克制自身情感上的伤痛,而尽职尽责地投入到所担负的工作中去?
        精神的感动是一种灵魂的触动,它无需喋喋不休的说教,就能默默地收获自觉的行动。有的学员没有一点绘画基础,一走进这个农村妇女农民画创业技能培训班,就要学习创作农民画。刚开始,她们目光茫然地坐了几天冷板凳,慢慢地,从谭老师每天手把手指导构图、上色和染得“五光十色”的衣服上,从她克制情感的伤痛,和蔼热情的笑脸上,坐热了板凳,打消了想跑的念头。有个学员电动车丢了,第二天又骑上自行车,半途中后胎又爆了,硬是推了十几里路赶到培训班。
        “我们不来,对不住谭老师。”
        一句感恩的话语,是永莉用忘我的精神收获的一份真情,展现了她的人格魅力。
        “谭老师像个铁人,我服你了。”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雒志俭深有感触地说。
        那是2009年8月第一期培训班时,雒志俭馆长把培训来自全县各乡镇的80多名学员创作农民画的重任主要交给谭永莉。这些学员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绘画,谭永莉能否挑起这幅重担,雒馆长一开始也有些担心,但几天后,当他走进培训班,看到多数学员面前铺开的创作草图,看到谭永莉被汗水贴在身上的衣服,他信服地笑了。
        雒馆长信服的笑容,是对她工作的肯定。这种肯定包含着她多少忘我的付出。学员们一开始不知画什么,她一景一事地启发,喂猪便画喂猪,养羊便画养羊,种植猕猴桃便画猕猴桃,农村的生活,家庭的昨天、今天、明天都可入画。学员们不知怎样画,她一点一滴传授:从人体比例到花草树木,从鸡猪牛羊到田园房舍。每天从上午八点钟,除去中午半个钟头的午饭时间,连续转到下午七八点钟。晚上回到家,顾不上吃饭,她先在床上展开酸疼的腰;饭后,又顾不上洗澡洗衣,困乏得一觉睡到天明,穿上满是汗渍的衣服又急急地出了门。
        “农民画协会领导把这个重任交给咱,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干好。”谭永莉用耐心和汗水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培训班结束时,户县妇联副主席高文芳总结说:“谭老师,有你在这办班,我放心。”
        谭永莉是用一片诚心,获得了领导的放心。2009年8月第一次培训班期间,她儿子单位一位同事的全家人要到西安旅游,让她陪游。她却请一位朋友把客人从咸阳机场接回,安排在宾馆,又请人去陪游。
        “我去陪游,那70名学员怎么办?”
        正因为她总是把学员放在心上,把农民画创作培训班放在心上,把自己的全部热情放在农民画事业的发展和传承上,县上一次次培训的任务压在了她的肩上。
        2010年,她又承担了两次培训农民画作者的任务。她的人格,她的人生,在为学员的付出中,不断溅射出耀眼的火花。
        “今年5月份的创作培训班是在甘河镇的胜利村举办,女学员有50多人,竟然还吸引了几名男士参加,户县二中的同尧老师在培训班结束时,还给我写了一首诗呢。”
        那首诗展开在笔者眼前。
        “谭琴伯牙遇子期,永结高山流水谊。
         利人利己利家国,君是画乡一面旗。”
        “写得有水平,还是一首藏头诗呢。”笔者感慨着。
        谭永莉再一次把笔者带到一种感动之中。
        她每天早晨7点钟从县城搭车赶30多里路到甘河镇,辅导到傍晚6点多再返回。那是充满艰辛的20天。然而在这种艰辛中,他播下了农民画创作的种子,播下了妇女自尊自强的意识,收获了一份份深厚的情谊。
        “我不但给学员教绘画知识、创造方法,还和她们拉家常,讲做人的道理。她们把我叫‘知心大姐’,有事就爱和我交流。”
        谭永莉说着,兴奋在脸上流动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也在笔者耳边流动。
        学员们大部分没有绘画基础,高兴地来了,有的坐了几天就想走。她便与她们拉起了家常,鼓励她们不能单纯做家庭妇女,更不能做庸庸碌碌的家庭妇女,要自尊自强,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男人看得起。
        心灵的疏通开凿了一条条激情的小溪,学员们创作的智慧在这小溪里流淌,一幅幅草图画出来了。她们看着自己的成绩,一种感激托出美好的心声。
        “谭老师像个大夫,一幅画看着没救了,她两笔一改,画就活了。”
        “谭老师你最高兴的事是啥? ”她们已经知道了老师心中的秘密。
        “我最高兴的事是儿媳妇给我生个聪明的小孙孙。”
        两双小虎头鞋捧在了她的眼前,几十双眼睛都盯着她,笑着,喊着:“收下吧,谭老师。”
        她看着那一片热情的目光,看着那虎头鞋,伸出了双手,然而,口齿伶俐的她这会儿不知道说什么,只有两道眼泪挂在脸上。
         真情的流动,语言是最苍白的,泪水才是最深沉的,因为它是从心底涌出来的。
        永莉讲述着,语气依旧那般起伏,那用真诚换来的真诚像那语气奔流着
        “谭老师,我给你拿了些甜杏,你讲得口干舌燥时吃一个。”
        “谭老师,你每天在甘河镇下车后,我用摩托车接你到胜利村。”这是同尧老师的一片真心。
        培训班里出现了一个个喜人的景象。
        一位丈夫,原是专车接送妻子参加培训班的,听了谭老师的几节辅导课,也坐在教室成了学员;一位50多岁的妇女,听了几节辅导课,对农民画产生了兴趣,也让儿媳妇前去学习;一位嫂子,2009年参加过谭永莉辅导的第二期培训班,这一期又报了名,还动员弟媳一块参加。
        这次培训班收获也是丰硕的。每个学员都创作出作品,杨晓婷等学员的作品还获了奖。
        用一种高度的责任心,谭永莉在2009年到2010年先后辅导了四期户县农村妇女创业技能农民画创作班,培训学员200多名,辅导创作农民画300多幅。《喂猪状元》、《老来俏》、《我是风》、《希望的田野》、《平凡人家》、《爷爷笑了》等一批表现农村妇女生活、创业的画作参加了西安市农民画展览,其中《中国牛》、《采莲》等作品获得省级二等奖。
        “我要用爱心去贴近生活,用恒心去创作农民画,用耐心去从事农民画培训工作,用诚心去爱护和珍惜户县农民画这块金字招牌。”这就是谭永莉钟情农民画的火热情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