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户县网站新闻!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官网)
户县本土 便民 公益 互助  XHUME.CC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6612|回复: 24

[单车心情] 携妻女再游 仙游寺 楼观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6 20: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访问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望风飞翔 于 2009-8-16 21:30 编辑

黑河景色
IMG_0020.jpg       IMG_0021.jpg        IMG_0028.jpg        IMG_0029.jpg           IMG_0035.jpg       IMG_0037.jpg
法王塔
IMG_0023.jpg       IMG_0039.jpg       IMG_0040.jpg       IMG_00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20: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1# 望风飞翔
      仙游寺位于周至县城南17公里的黑水峪口。这里四山环抱,一水中流,峰峦奇绝,甘泉飞瀑,是西安西南线西端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弄玉自幼擅长吹箫,通晓音律。它与风流俊逸、才华出众的萧史志趣相投,结为夫妻,住在寺边的玉女洞。悠扬动听、超凡脱俗的箫声引来祥龙瑞凤,他们双双结伴成仙而去。这就是“乘龙快婿”典故的由来。
      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在兴建行宫,起名仙游宫,现留南北二寺在黑水河南北两岸。南寺称仙游寺,北寺称中兴寺,二寺之间有一“黑水潭”,亦称“仙游潭”。寺周围九峰列障,清溪似带。
     仙游寺处于一个东西稍长、南北较短的谷地中,是黑河水出终南山时冲出的一道湾。时间已是下午,斜阳西照,南面列岫崔嵬,森壁争霞,东面麦苗青青,深谷蓄翠,西面在阳光的逼射下,黑河水清光潋滟,闪烁不定。而以法王塔为中心的仙游寺,出檐挑角,掩映错落,竟笼罩在一片金色中!静谧,庄严,与山外的喧嚣、寒冷回然不同,使人生出一种神圣的温暖的感觉
     站在塔下,仰望着被斜阳直射而发出耀眼光芒的塔身,透过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雪浸蚀而斑斑驳驳的砖缝,我仿佛看见了当年那幢幡缤纷眩目浮空的场面,听到了那梵呗赞响钟鼓訇然的声音。隋文帝大兴佛教中最有影响者,莫过于仁寿年间(601—604)分三次在全国一百一十余州普建舍利塔。仙游寺的这座塔即其中之一。而且,据《广弘明集》所载,是第一批30座塔中的第一座。
  文帝在未即位前,有天竺沙门赠送了一包舍利子,云“大觉遗身”。即位后,曾与昙迁禅师数之,竞未能数清。仁寿元年(601)六月十三,文帝诞辰,下《隋国立舍利塔诏》,令从京城分送舍利,于雍、岐、泾、同、华、蒲、并、定、相、郑、嵩、亳、汝、泰、青、牟、随、襄、杨、蒋、吴、苏、衡、桂、番、交、益、廓、瓜、虢等30州各立一塔供养。《诏书》中说:“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使当今现在爰及来世,永登善因,同登妙果。”请高僧大经30人各率侍者、官吏,并赍熏陆香百二十斤,分送舍利于各州起塔。起塔之时,任人布施,但钱只限止10文以下。若不够,可役用正丁,取用库物。限十月十五日午时,30州舍利同时置于石函内入塔。总管、刺史以下,县尉以上,息军机、停常务7日,专门办理建舍利塔之事。
  由于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的兴建,仙游寺法王塔发现的鎏金铜棺于98年10月20日被打开,棺中琉璃瓶内存放着国内首次发现的10粒隋代舍利子。后发现内有双面刻纹石碑一块、石函一具。考古人员对锈蚀严重的铜棺进行了除锈处理,将鎏金铜棺轻轻置放在搪瓷盘内的白纸上,用竹镊仔细地清理铜棺表面上残存的丝织线,然后用除锈机对铜棺盖与棺身结合处进行清理。在前侧与棺身结合处发现一丝缝隙,内有丝织状物品。考古人员用竹签向棺盖下轻轻探去,另一人手托铜棺,棺盖轻轻被打开。铜棺内露出一小堆丝织物包裹的东西。将包裹的丝织物品清理后,露出一个精美的琉璃瓶。琉璃瓶高4.6厘米,瓶外径1.3厘米。瓶内存有10粒舍利子。
     现有寺吸引游客原因之一,是这里有许多历代著名文人墨客的轶闻遗迹,其中有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马融、唐代王勃、岑参、李商隐、朱庆余等,特别是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这里一气呵成写下了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长诗《长恨歌》,成为时代相传的千古绝唱。白居易还写有《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惆怅旧游那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在岑参的《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中,仙游寺的山光水色如在眼前:“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路盘石门窄,匹马行才通。”“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声。”“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灯影落前溪,夜宿水声中。”文人士子和骚人墨客多喜这里清幽脱俗,常来仙游寺游览休息,相与酬唱,递作笙簧。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20: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2# 望风飞翔

          唐诗《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音皮)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音唯)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诗歌背景】
  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 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仙游寺独宿  
                                      [唐]  白居易
                              沙鹤上阶立,    潭月当户开。
                              此中留我宿,    两夜不能回。
                              幸与静境遇,    喜无归侣催。
                              从今独游后,    不拟共人来。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唐]  白居易
                              曾于太白峰前住,  数到仙游寺里来。
                              黑水澄时潭底出,  白云破处洞门开。
                              林间暖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绿苔。
                              惆怅旧游那复到,  菊花时节羡君回。
                                        仙  游  南  寺
                                      [宋]  苏  轼
                              东去愁攀石,    西来怯渡桥。
                              碧潭如见试,    白塔苦相招。
                              野馈惭微薄,    村沽慰寂寥。
                              路穷斤斧绝,    松桂得干霄。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20: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3# 望风飞翔
上山的路
IMG_0042.jpg       IMG_0043.jpg       IMG_0044.jpg       IMG_0045.jpg       IMG_0046.jpg           IMG_0048.jpg       IMG_0050.jpg       IMG_00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2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4# 望风飞翔
遇到两位同事
IMG_0054.jpg
景观石里玩耍
IMG_0052.jpg       IMG_0067.jpg       IMG_0068.jpg
楼观宗圣宫
IMG_0071.jpg       IMG_0073.jpg       IMG_0075.jpg       IMG_0077.jpg       IMG_0080.jpg       IMG_0081.jpg       IMG_0082.jpg       IMG_0084.jpg       IMG_0087.jpg       IMG_0089.jpg       IMG_0091.jpg       IMG_0093.jpg       IMG_0095.jpg       IMG_0097.jpg
冒雨返回
IMG_0100.jpg
发表于 2009-8-16 2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的景色、详细的注解+脍炙人口的唐诗,使人陶醉,感谢LZ。
发表于 2009-8-16 20: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今天没有消息?原来一家三口郊游去了!顶一下!平时总是独行,今日有人相陪,好啊!
发表于 2009-8-16 21: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curse:
发表于 2009-8-16 2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线路不错   女儿漂亮 可爱
发表于 2009-8-16 22: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curse:
发表于 2009-8-16 23: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8-17 08: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行程!
发表于 2009-8-17 08: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
发表于 2009-8-17 0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和线路还有文字注解很棒!顶!
发表于 2009-8-17 09: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100次
发表于 2009-8-17 09: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9-8-17 1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不错。
发表于 2009-8-17 13: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
发表于 2009-8-17 13: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curse:
发表于 2009-8-17 13: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curs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3684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网站营业执照公示】

平平安安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西户网/西户社区网 XHUME.CC 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4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